表面分手、實質互利?馬斯克暫緩創黨,與川普關係演變一次看
美國總統川普與特斯拉執行長 Elon Musk 的關係,從合作、公開衝突到政策利多並存,成為近年產業與政治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最新消息顯示,馬斯克原先高調宣布要成立名為「America Party」的第三政黨,但目前已悄然放緩腳步,轉而維持與共和黨的合作關係,避免與副總統 JD Vance 等核心人物正面衝突。這也進一步凸顯他與川普之間並非真正決裂,而是持續在利益格局中尋找平衡。
本文主要內容
馬斯克進入政策核心引發利益爭議 稅改法案爭議成為雙方決裂導火線 特斯拉股價重挫但龍頭地位依舊穩固 行政命令鬆綁火箭政策讓 SpaceX 受益 電動車補貼取消反而鞏固特斯拉優勢 川普批評馬斯克但政策仍持續利多
從政府效率署的設立,到稅改法案引發爭議,再到放寬火箭發射規範與取消電動車補助,川普與馬斯克雖在公開場合多次交鋒,但政策走向卻持續讓 SpaceX 與特斯拉受惠。這場互動不僅牽動股市波動,也深刻影響美國太空產業與電動車市場的發展。
馬斯克進入政策核心引發利益爭議
川普重返白宮後,邀請 Elon Musk 出任新設立的「政府效率署」(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署長。該機構主打精簡預算、削減開支,被視為推動「小政府」理念的重要工具。Musk 不僅公開接受任命,還投入約 2.77 億美元支持相關政治活動,顯示他與川普的合作關係相當密切。
然而,DOGE 很快便受到外界批評,指出其缺乏透明監督,並被質疑可能將政府資源轉化為私人利益。這也引發外界關注,Musk 是否藉由政策角色為自身事業,包括特斯拉與 SpaceX,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稅改法案爭議成為雙方決裂導火線
2025 年 6 月,川普推動一項龐大的「支出與稅改法案」,目標在於同時擴張財政支出並調整稅制。馬斯克隨即在公開場合嚴詞批評此法案是「令人噁心的畸形」(disgusting abomination),直指其缺乏財政紀律。此舉激怒川普,後者反擊稱馬斯克「瘋了」,並揚言可能取消特斯拉與 SpaceX 的政府合約。
消息曝光後,市場隨即出現劇烈反應。特斯拉股價當日重挫逾 14%,市值蒸發約 1,500 億美元。這場公開交鋒被視為川普與馬斯克關係急速惡化的轉折點。
特斯拉股價重挫但龍頭地位依舊穩固
雖然特斯拉股價在短期內遭受重挫,但多數產業分析認為實際影響有限。主因在於特斯拉的核心客群以高收入族群為主,對購車補助的依賴程度較低,即使補助取消,購車需求仍然相對穩固。相較之下,依靠補助吸引用戶的 Rivian、Lucid 等新創電動車品牌,以及仍在轉型中的 Ford、GM 等傳統車廠,受到的衝擊更為顯著。
因此,雖然市場短期出現恐慌,但特斯拉在電動車產業的領先地位並未動搖。相反地,補助取消甚至可能「淨化市場」,進一步鞏固特斯拉的相對優勢。
行政命令鬆綁火箭政策讓 SpaceX 受益
2025 年 8 月 13 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Enabling Competition in the Commercial Space Industry》,宣布放寬商業火箭發射的相關規範。內容包括簡化環境審查程序、取消過時或重複的監管規定,以及加速太空港建設,目標在於提升美國於商業太空市場的競爭力。
雖然命令未點名特定公司,但業界普遍認為 SpaceX 將是最大受惠者。身為全球發射頻率最高的火箭公司,SpaceX 已獲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批准,可在德州 Boca Chica 的 Starbase 每年最多執行 25 次 Starship 發射與 50 次回收。這項政策預期將進一步提升 SpaceX 的營運效率與商業拓展能力,涵蓋衛星部署、太空運輸,甚至國防合作領域。
電動車補貼取消反而鞏固特斯拉優勢
川普政府取消每輛 7,500 美元的聯邦電動車稅收抵減,原本被視為對產業的重大打擊。然而,實際上受影響最深的,是仍高度依賴補助的新創電動車品牌與傳統車廠。對這些業者而言,補助是推動消費者購車的重要誘因,一旦消失,銷售恐出現明顯下滑。
相較之下,特斯拉憑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全球領先的超級充電網路,以及完整成熟的產品線,即便失去補助仍能維持市場吸引力。反而因競爭對手失去補助支撐,特斯拉在電動車市場的相對優勢更形凸顯。
川普批評馬斯克但政策仍持續利多
川普在公開場合持續批評馬斯克,藉由強硬言辭塑造自己敢於向大企業說不的形象,以爭取選民支持。這樣的衝突表面上使兩人關係看似緊張,甚至一度牽動市場波動。
然而從政策層面觀察,川普政府推動的多項措施卻不斷讓馬斯克旗下事業受惠。無論是太空產業的監管放寬,或是電動車市場競爭格局的改變,最終都進一步鞏固了 SpaceX 與特斯拉的優勢。兩人雖在表面上對立,但實際上仍維持利益互補的格局。
延伸閱讀
馬斯克與川普爭執升溫!特斯拉股價暴跌逾14% 市值蒸發4.5 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