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AI將讓美國再次偉大

Smart智富月刊

發布於 09月08日01:00 • 張真卿

就在8月1日(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緩衝期)大限將屆之際,日本、印尼、菲律賓陸續傳出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好消息——日本稅率由25%降至15%,印尼由32%降至19%,菲律賓則由20%降至19%,使達成協議的國家增加至5國(另還有英國和越南)。

其中最令人驚訝的是日本,7月日本參議院大選前,首相石破茂維持強硬立場,強調必須堅決捍衛國家利益,不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而妥協。但在大選失利後,石破茂的態度出現180度大轉變,以極大讓步換取美國關稅的調降。

尤其重要的是,攸關日本經濟命脈的汽車與汽車零組件產業,也適用於這15%的稅率。此外,日方給予美國農產品與汽車更好的准入條件,增加對美商品購買。日方也同意採購100架波音客機,對美軍購每年增加數十億美元。消息公布後,日本股市大漲,東證指數刷出歷史新高,日圓也同步升值,顯見市場的解讀是美日的貿易緊張關係緩解,日本未來受關稅的衝擊已大舉減輕。

8月1日,美方宣布對台灣課徵20%「暫時性稅率」,後續若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台灣關稅20%,高於日、韓15%稅率,對傳產與日、韓同類輸美廠商較為不利,這些傳產業將面對經營上的危機。對此,台灣政府也提出因應之道,根據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的規畫,大項目包含支持產業與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強化國土安全韌性、普發現金等。

台灣2/3輸美商品為半導體與資通訊商品,並非在20%對等關稅的框架中。而美國8月公布232條款(指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半導體關稅,對台灣的對美出口影響性更高。所以,台美關稅的主戰場是在232條款半導體關稅。

2024年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高喊「讓美國再次偉大」,要製造業回歸美國,當時很多人認為,這只是吸引選票的政治語言。2025年4月,川普終於出手,宣布對世界各國課徵高額關稅,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大家擔心高關稅勢必影響美國國內通膨,國際貿易量大減,也會引發全球景氣衰退。

隔沒1週,川普又宣布延長90天的寬限期,被市場譏諷是政策實施不嚴謹,標準TACO(Trump Always Chicken Out,指川普總是臨陣退縮)作風。接著又看到美國對中國的關稅談判遇到阻礙,美國面對強硬的中國又有讓步的跡象。

日本政府7月底正式和美國達成協議,承諾在能源、半導體、關鍵礦業等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換取15%的稅率,利潤9成歸美國。這一談判結果成為各國和美國談判的樣板——韓國關稅15%、捧3,500億美元投資美國。市場也傳言台灣關稅20%、再捧4,000億美元投資美國。

主張輕監管、促創新

川普勢在必得AI主導權

於此同時,川普發表「AI行動計畫(AI Action Plan)」,提出3大支柱,包括加速AI創新、建設AI基礎設施,以及在全球AI治理中擔任領導角色。川普主張「輕監管、促創新」,並強調「美國將不惜一切代價,贏得AI主導權」。首波內容包含撤銷AI晶片出口限制、放寬建廠審批流程,以及透過政策與融資工具支持AI產業鏈投資。此政策轉向意味著美國政府將以產業驅動為核心,推動一套涵蓋晶片、伺服器、電力、軟體、資安與應用的完整AI生態體系。

至此,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藍圖,正式浮現。川普以高關稅為工具,脅迫對美出超(貿易順差,指國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總價值超過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總價值)的國家,拿錢投資美國,將美國建立成為半導體和AI的製造大國,推動美國AI產業出口計畫,美國大量出口成為貿易順差國。

美國曾是製造業的出口大國,鋼鐵、石化、汽車、飛機和軍火在當時都是執全球產業的牛耳。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Andrew Carnegie),與弟弟一同創辦的卡內基兄弟鋼鐵公司,在1892年,兼併另外2家公司,成立卡內基鋼鐵公司,成為名符其實的鋼鐵王國,當時美國的出鋼量是世界之首。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1870年創立標準石油,在全盛期壟斷了全美90%的石油市場,成為歷史上的第一位億萬富豪與全球首富。亨利.福特(Henry Ford)20世紀初建立的流水線生產模式,讓底特律成為汽車工業城,美國汽車行銷全世界。這些光榮的事蹟烙印在78歲川普的腦海中。

美國汽車產業被日本超越,鋼鐵業被中國超越,成衣製鞋也已經落腳東南亞……。川普要製造業回流,必須另闢賽道,那就是AI產業。

由川普精心布局,用高關稅逼迫貿易國拿錢出來投資美國AI產業,川普是玩真的。如果有人認為川普任期結束後,政策會改變,那就大錯特錯。面對這樣的變局,投資思維必須重新調整。

未來5年,投資重點是以AI產業為主軸。美國企業如輝達(NVIDIA,詳見圖1)、超微半導體(AMD)、微軟(Microsoft)、帕蘭泰爾技術公司(Palantir)等,將直接受惠政策扶持與市場擴張。台灣供應鏈則因製造與硬體整合優勢,成為美系訂單核心夥伴,台積電(2330)、廣達(2382)、台達電(2308)、鴻海(2317)、日月光投控(3711)等具備明確成長動能。投資人可聚焦具AI核心能力與高美系比重之個股,受惠程度將隨美政策推進與全球AI滲透率提升而擴大。

小檔案_張真卿

學歷:成功大學統計系、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大學財管碩士
經歷:銀行國外部外匯交易室資深交易員
現職:上市公司董事長特助、台中科技大學講師
著作:《外匯投資初學指引》、《十五天學會外幣買賣》等六十餘本著作

延伸閱讀
AI助攻PCB 台廠迎營運高峰
隱藏版AI概念股》從雲端到落地…誰能真正吃到AI行情?3檔「隱藏版AI股」直接受惠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產品遭美國海關暫扣! 巨大發緊急聲明:影響營收約4%~5%

中廣新聞網
02

快訊/經濟部證實自行車龍頭巨大公司涉不當勞動 即日起遭美國暫時禁止進口

太報
03

南非更名並降等台灣駐處 經濟部「回敬」晶片出口管制

商傳媒
04

捲入「台版馬多夫」保盛豐詐騙案 華南永昌投信累虧逾資本額1/2 

太報
05

0050持續霸榜、穩坐ETF存股王!00878、00919…高股息ETF的存股信心消失中?

Smart智富月刊
06

台股新高26307點、台積電1340元還能上車?他公式拆解:2330有400元空間、指數推升力3千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