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 宣布成立 Macrohard 巨硬公司打造 AI 代理人挑戰 Microsoft 軟體市場
Elon Musk 近期透過旗下 AI 公司 xAI 宣布成立全新軟體企業「Macrohard」,名稱帶有戲謔意味,直接對準 Bill Gates 所創立的 Microsoft。Macrohard 的目標是打造由 AI 主導的軟體生態系,挑戰 Microsoft 長期在辦公與企業軟體領域的主導地位。
本文主要內容
Elon Musk 以戲謔命名與發言凸顯挑戰態度 Macrohard 以 AI 代理人和超算推動自動化生產 Macrohard 以純 AI 軟體定位挑戰 Microsoft 生態
Macrohard 的核心策略在於建立大量 AI 代理人(AI agents),能夠自主進行程式編碼、影像與影音生成,並在虛擬環境中模擬人類互動,以 AI 替代傳統人力開發流程,打造全自動化的軟體生產模式。Elon Musk 更曾於社群平台強調「Macrohard >> Microsoft」,凸顯其挑戰軟體巨頭的態度。
Elon Musk 以戲謔命名與發言凸顯挑戰態度
Macrohard 的成立在名稱上帶有強烈諷刺意味,「Macrohard」字面譯為「巨硬」,明顯針對「微軟」而來。Elon Musk 在社群平台 X 上多次以「Macrohard >> Microsoft」字眼表達挑戰,並稱這是一個「macro challenge and a very hard problem」,強調其任務難度與決心。這種公開發言與品牌操作,延續了他在 Tesla 與 SpaceX 命名上的文化符號策略,也讓 Macrohard 在品牌塑造初期便獲得高度關注。
Elon Musk 與 Bill Gates 的關係長期充滿張力。Bill Gates 曾批評 Tesla 的電動車在長途運輸上的實用性,並坦言自己並未持有 Tesla 股票,引發 Musk 的公開不滿。Musk 甚至在社群上回應,認為 Gates 一邊投資減碳基金,一邊做空 Tesla 股票,態度前後矛盾。雙方的隔閡從電動車市場延伸至 AI 技術與商業價值觀,Macrohard 的成立更被外界視為 Elon Musk 對 Bill Gates 所代表的 Microsoft 霸主地位直接回應。
Macrohard 以 AI 代理人和超算推動自動化生產
Macrohard 的產品策略核心是大量 AI 代理人。這些 AI agent 可專注於不同領域,包含程式撰寫、文件處理、影像生成與影音內容製作。代理人之間能透過虛擬環境進行模擬協作,最終輸出可供使用的軟體成果,這種模式將大幅降低軟體開發對人力的依賴。
Macrohard 由 Elon Musk 的 AI 公司 xAI 孵化,與其核心產品 Grok AI 區隔。Grok 著重對話與資訊理解,而 Macrohard 則專注軟體開發與自動化生成,兩者形成互補佈局。Macrohard 的技術基礎來自 xAI 的 Colossus 2 超級電腦集群,位於美國孟菲斯,搭配數百萬張 Nvidia GPU,提供強大算力支撐,使其能同時運行數百個 AI 代理人,確保在軟體生成與模擬過程中的效率與規模。
在正式公開前,Macrohard 已於美國專利商標局完成商標註冊,涵蓋 AI 模擬、數位應用與軟體開發等多個範疇。這顯示 Elon Musk 打算讓 Macrohard 不只是單一產品,而是完整的軟體平台。商標註冊突顯這項計畫並非臨時構想,而是有計畫的長期佈局。
Macrohard 以純 AI 軟體定位挑戰 Microsoft 生態
Macrohard 定位為「純 AI 軟體公司」,以自主生成、代理人協作與虛擬模擬為基礎,與 Microsoft 的傳統辦公軟體和企業解決方案形成直接對比。競爭焦點落在 Microsoft 的 Office 365 與 Copilot 生態系,Macrohard 企圖以全自動 AI 開發重塑工作流程。下表整理 Macrohard 與 Microsoft 的 AI 軟體策略比較,突顯其不同定位:
項目 Macrohard 策略 Microsoft 策略 公司定位 純 AI 軟體公司 傳統軟體與雲端平台 核心產品 AI 代理人、自動化軟體生成 Office 365、Copilot、Azure AI 運算基礎 Colossus 2 超級電腦、Nvidia GPU 集群 Azure 雲端與自研伺服器資源 開發模式 多代理人協作、自主模擬 人機協作、內建於既有軟體套件 市場目標 建立 AI 自動化軟體生態 強化辦公與企業應用整合
Elon Musk 成立 Macrohard 的舉動,代表他將戰場從硬體延伸至軟體,直接挑戰 Microsoft 的核心優勢。透過 AI 代理人技術、超級電腦算力以及完整的商標與平台規劃,Macrohard 成為少數明確對標 Microsoft 的新創公司。這不僅改變 AI 軟體產業的競爭格局,也讓 AI 自動化軟體生產從概念走向實際操作,對全球企業市場形成強烈衝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