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BBU概念股狂漲,台達電、光寶科、順達、AES-KY...哪一檔最受惠?

Smart智富月刊

發布於 1天前 • 劉彥良 更新時間:2025-09-22

AI晶片不斷推陳出新,功耗大幅提升使得過去的供電系統逐漸不敷使用,以輝達Blackwell系列晶片為例,單顆GPU功耗已高達1,200至1,400瓦,一整個伺服器機櫃的總功耗更來到130kW至145kW,甚至未來推出的Rubin Ultra還可能飆升至600kW以上。

輝達指出,要讓2027年支援1MW功率以上機架落地,必須升級到800V HVDC(高壓直流)以提升供電效率與可靠性。AI伺服器現有配電架構上,採用的是低壓直流匯流排(Busbar),電壓僅54V,需要更粗的銅線傳輸電力才能維持伺服器功率,電流過大使得熱損耗較高,但若改成高壓直流(HVDC)就可以大幅降低電流減少熱損耗。
AC與HDVC兩種配電架構差異

資料來源:台達電

未來導入800V HDVC後,輝達預估可減少高達45%銅使用量,而且機架也不再需要多顆內建電源供應器和風扇,維護成本可大幅節省70%。此外,AI伺服器占據機櫃四分之三空間,使得機架式電源、BBU(備援電池系統)或機架式電容(PCS)等電力設備缺乏足夠空間安裝,若轉換成HVDC可簡化電力傳輸路徑,並且透過減少電力轉換次數來提高效率,約能減少30%以上線路損失。

國內電源供應器雙雄,同時也是輝達GB200/300供應鏈的台達電(2308)和光寶科(2301)均已投入開發相關產品,其中台達電率先發表「從電網到晶片」的一體化方案,涵蓋微電網、電源櫃、Busbar、DC-DC模組與散熱管理,並且800V HVDC可一路降壓至0.65V晶片端,能源效率超過92%,較傳統AC架構約87.6%大增,有效節省資料中心電力成本與需求。

除了電源供應器外,BBU業者同樣受惠HDVC發展趨勢,因為800V HVDC上路後將不再需要AC UPS逆變器,而BBU本就是直流供電且貼近機架背板的小型電池模組。過去BBU產品由業者直接供應給CSP廠,但近年已逐漸改成出貨電源供應器廠再由其整合進電源櫃當中,因此預期與台達電合作的順達(3211)、與光寶科合作的AES-KY(6781)將成為主要受惠廠商。此外與國內第三大鋰電池廠加百裕(3323)合作的系統電(5309 ),子公司電統能源的BBU產品已通過美國多家CSP廠認證,未來有望透過美國德州廠就近供應,是值得留意的後起之秀。

高功率機櫃除帶起供電方式變革,散熱技術上也跟著升級,輝達Blackwell系列已開始導入水冷取代傳統氣冷,下一代Rubin架構可能會進一步以「微通道蓋板」(MLCP)取代傳統水冷板(coldplate)。

所謂的微通道蓋板,係將原本覆蓋在晶片上的金屬蓋(Lid)與上方的水冷板整合並增加流體微通道,讓冷卻液可直接通過晶片,由於中間少了介質故散熱效果更佳,而且體積更小也可節省AI伺服器內部空間。台廠當中如奇鋐(3017)、雙鴻(3324)和健策(3653)均傳出已送樣輝達認證,但即使通過認證,良率提升及量產進度不一定趕得及新品上市,因輝達Rubin晶片預計明年第四季就要推出,而且一旦導入微通道蓋板也需要變更伺服器硬體空間設計,故若要實際導入或可能要等到後一代的Rubin Ultra。

散熱提升方式除將水冷板升級成微通道蓋板外,據傳輝達和台積電(2330)正計劃導入SiC(碳化矽)來取代CoWoS先進封裝中的矽中介層(Silicon Interposer)和基板(Substrate)。

矽中介層的功用除了承載輝達GPU外,還連接周圍多個HBM(高頻寬記憶體),從2.5D進化成3D封裝後,會將多個HBM進一步疊加在GPU上進行封裝以提升性能,但該方式需要更強電流驅動,因此會導致高熱產生,由於SiC導熱係數較銅優異故可能成為替代方案。除了取代矽中介層外,還有可能以SiC基板取代傳統氧化鋁基板,進一步分散熱源、降低熱阻並提升散熱效率,而且SiC硬度大、機械強度高,也能支撐未來更薄、更大尺寸的封裝需求。不過實務上尚有許多技術需要克服,像是SiC加工難度較高,此外與銅、矽等材料整合時也可能影響到可靠性,因此現在都還在初期評估階段,業界推敲最快可能要到2027年才有機會正式導入。

2.5D封裝與3D封裝比較

資料來源:台積電

國內SiC相關業者包括漢民集團的漢磊(3707)和嘉晶(3016),中美晶集團的中美晶(5483)、環球晶(6488)、朋程(8255)和茂矽(2342),另外還有台亞(2340)、合晶(6182)和越峰(8121),以及透過子公司切入的太極(4934)和矽力*KY(6415)等等,至於設備與耗材相關廠商則有蔚華科(3055)、東台(4526)和中砂(1560)等。

不過台廠目前產品為4吋、6吋和8吋,主要提供車用市場所需,與台積電需要的12吋有所差異。目前12吋SiC產品和加工技術由美國、中國和日本廠商領先,不過投資朋友仍可關注以上相關業者,未來或有可能透過技術升級或與國外業者合作切入商機。

延伸閱讀
人型機器人輕量化!PEEK材料需求增加,「這幾間台廠」擴大布局
打入台積電供應鏈!4家AMC設備廠怎麼選?華景電、創控、華懋、竹陞科技獲利亮眼

小檔案_劉彥良分析師

劉彥良分析師擁有醫學大學學位與商學碩士背景,結合科學邏輯與金融專業,在投資市場以嚴謹分析著稱。擅長透過多元技術指標交叉驗證,精準捕捉趨勢轉折點,堅持「風險優先」原則,每筆交易必達風險報酬比1:3以上方執行,實現「大賺小賠」的穩健獲利模式。

獨創「三維趨勢分析法」,以產業前景與個股競爭優勢為基礎,再結合籌碼流向及技術面訊號判定,並輔以動態停利機制,短中長線操作皆能游刃有餘。其教學系統化且易於實戰,帶領投資人建構自主交易能力。

從理論到實戰,從選股到風控,讓您掌握台股波動節奏,成就屬於自己的財富方程式!

專業認證: CSIA證券分析師

影音教學:「理財彥究院」每日提供市場解盤、技術教學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產品遭美國海關暫扣! 巨大發緊急聲明:影響營收約4%~5%

中廣新聞網
02

快訊/經濟部證實自行車龍頭巨大公司涉不當勞動 即日起遭美國暫時禁止進口

太報
03

南非更名並降等台灣駐處 經濟部「回敬」晶片出口管制

商傳媒
04

捲入「台版馬多夫」保盛豐詐騙案 華南永昌投信累虧逾資本額1/2 

太報
05

0050持續霸榜、穩坐ETF存股王!00878、00919…高股息ETF的存股信心消失中?

Smart智富月刊
06

台股新高26307點、台積電1340元還能上車?他公式拆解:2330有400元空間、指數推升力3千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