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黃金ETF熱度升溫
受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及人們對美元信心下滑影響,2025年上半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投資人開始將目光焦點轉移至非傳統資產身上,當中又以「加密貨幣」與「黃金」2項資產最受矚目。不過加密貨幣的投資管道與流程較為複雜,而直接買入並持有大量的實體黃金對一般投資人也不實際,因此透過ETF來交易這2項資產就成了理想選擇。
在加密貨幣方面,最早的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於2009年問世,是一種以數位形式存在的貨幣,被認為可以取代由中央銀行發行並控制的傳統貨幣,此種貨幣不依賴第3方中介機構來驗證交易或記錄所有權的轉移,並以數位形式存在於區塊鏈(為一種分散式帳本,透過加密方式將多個區塊串聯在一起來記錄加密貨幣的交易)當中,所有交易紀錄一旦成立便無法修改。
截至2025年7月底,市面上共存在超過5,000種加密貨幣、總市值大約3兆7,800億美元。但加密貨幣市場目前仍以比特幣與乙太幣(Ether)為主流,兩者合計約有73%的市場份額、囊括過半數的市場交易量。加密貨幣向來以大起大落的價格走勢為人熟知,以乙太幣為例,若從2015年9月投入1萬美元,截至2025年7月底其資產暴漲超過3,000萬美元,來到3,416萬4,313美元(詳見圖1)。雖報酬看起來極為誘人,但在這段期間乙太幣價格也曾多次暴漲暴跌,換作是比特幣,雖波動度不像乙太幣那般劇烈,但波動度仍遠大過其他傳統金融資產。
若與美股(晨星分類中的大型股)比較,過去乙太幣波動度約是其10倍左右,這代表投資人即便只有在資產組合中持有少量的加密貨幣,同樣會大幅提高整體資產組合的風險。若想要直接投資加密貨幣,現階段幾乎都需要在專門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平台進行買賣,並且還要使用某種硬體或軟體錢包來儲存類似於密碼的私人金鑰,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與執行,因此投資人不妨考慮利用ETF這項工具來參與加密貨幣市場。
早期的加密貨幣ETF都是運用加密貨幣的期貨市場來追蹤加密貨幣的價格走勢,不過在2024年1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首次批准直接投資比特幣的現貨比特幣ETF,之後也進一步開放乙太幣的現貨ETF。由於是直接買入並持有加密貨幣的現貨,因此即便是扣除管理費與交易成本後,此種投資加密貨幣現貨的ETF仍然比其他運用期貨工具的ETF更加貼近加密貨幣的價格走勢,也加速加密貨幣ETF的發展。
基於過去10年來加密貨幣市場的爆炸性成長,投資人可能會認為即便加密貨幣的價格曾經有過大幅度的下跌,但最終還是能夠迭創新高並帶來鉅額報酬,因此在資產組合中加入加密貨幣或許是個不錯的選項。不過,正如同基金投資的那句經典警語:「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沒有人能保證未來10年加密貨幣是否能夠重演相同的大漲行情,投資人不宜對加密貨幣的長期報酬抱持過度樂觀的期待。
加密貨幣占總資產比重
應控制在5%以下
儘管加密貨幣與其他主要金融資產間的相關性仍不高,但隨著近年來加密貨幣逐漸成為金融市場的主流資產之一,兩者間的相關性卻已有著逐年上升的趨勢,這使得加密貨幣作為資產組合風險分散工具的價值也逐漸開始下降。另由於加密貨幣在投機買家中的受歡迎程度,使其更容易出現價格泡沫並最終導致泡沫破裂,再加上投資人幾乎無從判斷加密貨幣的潛在合理價值,因此應將加密貨幣占總資產比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如5%以下)。
至於黃金長期一直被視為交易的重要媒介,具備不受特定國家風險影響、不會破產與違約,以及可作為傳統資產以外的一種價值儲存工具,雖黃金本身沒有生產價值,但其稀缺性有助於帶來長期回報,這些都是讓黃金價值持續存在且持續成長的原因。以投資的角度來看,將黃金納入資產組合的一部分能為投資人帶來許多好處,如能讓資產組合更多元化、抵禦通膨風險、提供避開全球動盪影響的避風港等。
近20年來,黃金ETF逐漸扮演愈趨重要的角色,以2004年問世的SPDR黃金ETF(美股代碼:GLD)為例,其管理資產規模已超過1,000億美元,不僅如此,整體黃金ETF的市場規模正不斷成長,截至2025年6月底,黃金ETF的總資產規模來到1,760億美元。
市場動盪時,黃金對投資人更具吸引力,如2008年金融海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2025年川普對等關稅引起的股災等,都吸引大量資金流入黃金ETF;不過當市場風險消退時,這些資金通常也會迅速流出,這種資金流動就成為主導黃金走勢的主要力量。此外,金價波動與傳統金融資產(如股市、債市)雖呈現低度相關,但不代表必會出現反向走勢,以今年(1月2日~8月20日)為例,美股(S&P 500指數)上漲8.98%,但黃金(現貨兌美元)卻飆漲25.97%。
由於黃金ETF多為持有相同的資產內容,因此在挑選黃金ETF時,費用率與交易成本會是最大考量。以長期持有的投資人來說,費用率較低的黃金ETF在長期績效上會更具優勢。至於短線投資人的部分,則應該挑選交易成本較低的黃金ETF作為頻繁進出標的。另像GLD這類的黃金ETF大多採用委託人信託架構並直接持有實體黃金,但因為美國國稅局將實體黃金定義為「收藏品」(Collectibles)的關係,投資人持有這類黃金ETF獲得的長期資本利得將會被課徵28%稅率,這點也要多加留意。
小檔案_曾淑雲
學歷:國立中央大學EMBA碩士、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台北大學前身)經濟系學士
經歷:證券、銀行與投顧等金融相關產業
現職:晨星台灣區負責人
延伸閱讀
▶股市飆漲,別忽視這些泡沫跡象!專家示警:投機情緒升溫,恐引發劇烈修正
▶穩定幣是什麼、為什麼爆紅?川普推穩定幣有玄機?會是美元霸權的「數位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