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 專訪|「小瑪格羅比」薩瑪拉繼超狠新娘後化身狂野女車手!Disney+《狂野時姬》導演、主演完整訪談
《狂野時姬》(Eenie Meanie)是一部充滿「黑色幽默」、「人性掙扎」的劫盜片,日前已在Disney+ 上線,光聽英文片名似乎有點難以理解該片意涵,但其實它的取名靈感很明顯就是來自國外那首〈Eeny, meeny, miny, moe〉經典的順口溜,歌手Sean Kingston 與 Justin Bieber 也有以此創作出熱門金曲〈Eenie Meenie〉。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狂野時姬》是想強調片中的角色「優柔寡斷」而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而在片中由 Samara Weaving 所飾演的主角Edie 車手綽號也是「Eenie Meanie」,這都符合她所遭遇的一切。
延伸閱讀:基努李維親自講解《駭客任務》經典的「子彈時間」是如何誕生的!基哥:「我當時突然想到要把手往後甩!」
COOL《狂野時姬》製作團隊、主演專訪
而 COOL 編此次也特別訪問到了本片導演肖恩·西蒙斯(Sean Simmons),以及主演薩瑪拉·威明(Samara Weaving)與卡爾·葛魯斯曼(Karl Glusman),聊聊他們是如何打造這場關於愛、選擇與改變的故事。
專訪《狂野時姬》導演 Sean Simmons
Q:在看預告片後,很多人會把《狂野時姬》拿來和《玩命再劫》(Baby Driver)比較。但在看完整部電影後,我覺得它其實更聚焦於人性的掙扎。當你創作這個故事時,最希望觀眾體驗到的獨特風格或氛圍是什麼?
Sean:對,我同意。但其實這幾乎在所有層面上都是完全不同的電影。除了可能都有比較實際拍攝的飛車追逐場面之外。
以特效方面來說吧,我希望它能帶給觀眾的感覺,是像我成長過程中看過的 70 年代電影,那種更偏向角色旅程的故事。
而不是像「團隊闖進一棟大樓偷一個能讓車跑更快的零件」那類的搞怪情節。我更想要挖掘我們主角的過去,去回答「為什麼是他?」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是這個男人?為什麼是這對情侶?
在女主角做出一個人生重大決定之前,我把這部片稱作是一部「由內而外的逃亡駕駛電影」,一種顛倒過來的類型片,因為它更把情感層面的故事放到最前面。
Q:從電視劇轉到首次執導電影,對你來說最大的改變或突破點是什麼?
Sean:我很幸運曾經參與過一部電視劇,在那裡我能觀察到許多不同的導演,也因此吸收了不同的風格與想法。基本上每天都在學習。其實每拍一部片都會學到新的東西。真正的突破點是發生在那部電視劇上。
當時有很多人問我:「你會去當導演吧?」因為我對很多細節都很挑剔。不論是髮型、T-shirt、鈕扣、音樂還是色彩。我那時候其實還不知道自己會導戲。但因為太多人這樣說,我才意識到「或許這和導演很接近」。
所以到真正跳到電影拍攝時,感覺就輕鬆許多,因為我等於早已經歷過 10 集電視劇的「電影學校」。我會說真正的突破就是那段經歷,也因此在導電影時我覺得很自在。
Q:在大多數劫盜片裡,我們看到的中心角色都是男性駕駛。但在這部片裡,由 Samara Weaving 飾演的 Edie 才是焦點。你希望在她的角色上突顯什麼特質?而這些和傳統的角色原型有什麼不同?
Sean:我覺得這部片的情感張力,幾乎帶著一點黑暗浪漫喜劇的色彩。觀眾在看時會想「她為什麼和這個瘋狂男人在一起?」、「為什麼是這對情侶?」而整個故事其實就是在回答這些「為什麼」。
到最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她在駕駛上的強大,她還必須做出連故事中的反派都無法下定決心去做的事。在某種程度上,她甚至比反派更有膽識,去完成一件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就像你在電影最後看到的那樣。但整體來說,這是一個關於女性為自己而改變的故事,而不是寄望別人會為她改變。
Q:在拍攝過程中,你和 Samara Weaving、Karl Glusman、Andy Garcia 等人合作。他們當中有沒有人在角色上帶給你意料之外的驚喜或靈感?
Sean:讓我非常驚喜的是 Andy Garcia 搞笑的一面。我們平常很少能看到他演喜劇角色。
當他意識到我們給他空間去搞笑後,他整個演得非常開心。像是 Mike O’Malley飾演的 George,他們兩人就變成一對幾乎像老夫老妻般的搞笑搭檔。
我想觀眾會對 Andy Garcia 的喜劇表現感到驚訝,希望大家也能喜歡。
Q:你認為《狂野時姬》的世界觀有機會發展前傳或續集嗎?
Sean:我覺得有。其實就連我之前的電視劇《韋恩》(Wayne),也和這個世界有點關聯。我通常都會以那種角度去思考。有時候甚至可能瘋狂到,前傳會是來自某個完全出乎意料的角色。
比如說,我們在電影裡常提到「Sweetie」,雖然這個角色沒真正登場,他已經死了,但他有那台掛著特殊車牌的車。前傳完全可以圍繞在 Sweetie 身上。或者是講「Haitian Tim」作為反派的故事。
誰知道呢?不過確實有很多空間能夠發展,不論是前傳或續集。
專訪《狂野時姬》主演 Samara Weaving(Edie)& Karl Glusman(John)
Q:這不僅僅是一個劫盜故事,也是關於 Edie 和 John 之間危險又複雜的關係。你們是如何合作去建立那種緊張感與親密感的?
Samara:我覺得劇本寫得非常好,所以我們其實不需要刻意去做什麼。我們只要享受對白,然後讓攝影機去捕捉就好。
Q:很多粉絲在預告片裡就注意到,你們的飆車戲看起來非常驚人。能否分享一下哪一場戲最難拍?或是哪一場讓你最有成就感?
Samara:還記得我們要做那個超大的 360 旋轉的時候嗎?
Karl:喔對!其實有些畫面裡 Sam 並不是自己在開車,難以置信吧?當時有替身在車頂上操控。他們在車上加裝了一個帶有防滾架的裝置,其實是個「疊在車上的車」。所以真的有人在我們上方操控車子,Sam 只要配合他的動作,就能讓畫面看起來很真實。
Karl:但因為那台車額外加重了(等於多了一輛車的重量),我們一直把它弄壞。有一場戲是 Sam 在開車逃亡,需要非常接近牆壁,然後再閃過另一輛卡車。可是那輛車就是撐不住,不斷壞掉。不是替身做不到,而是車子的重量和衝擊太大。所以我們常常得停下來等。
Karl:那場戲就是預告片裡大量出現的片段,我們整整拍了一個禮拜。那真是一場大戲。Samara:你會完全信任替身駕駛,但當你以時速 50 英里(相當於 80 公里)直衝一堵磚牆,最後緊急煞車停在離牆壁只有兩吋的地方時,那真的很瘋狂。然後還要在大卡車衝過來時做 180 甩尾閃過去。
Karl:那真的很有趣,我超喜歡的。
Samara:還有穿越公園、在路燈間鑽來鑽去的場景,也超級好玩。
Karl:感覺就像是在迪士尼樂園或坐雲霄飛車一樣。沒錯,真的。
Q:John 在愛情與犯罪之間掙扎,但他似乎無法擺脫黑暗的過去。你個人是怎麼詮釋這個角色的?他是真心想改變,還是性格使然?
我覺得 John 是環境的產物。有些人想改變,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有時候,改變真的太遲了。你會做出一些無法挽回的決定。
最終,這其實不是 John 的故事,而是 Edie 的故事。她才是那個面臨最困難抉擇的人。我覺得編導 Sean 的設計很寫實,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改變。你必須真的渴望改變。而我不知道 John 就算想變好,甚至夢想成為更好的人,是否真的有能力做到。相比之下,Edie 才是這部片裡收穫最多的角色。
Q:當你飾演 Edie 時,有沒有發現自己和角色的相似之處?
當然有呀。就像 Karl 剛剛說的,有時候人必須經歷很多痛苦才會改變。我自己也確實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必須做出選擇:是要繼續困在痛苦裡,還是做出徹底改變,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這很可怕,因為未知令人害怕,改變對人類來說也很恐懼。我們總是喜歡待在自己的舒適圈。
所以我在演繹這個角色時,我真的把自己親身體會帶進了這個角色。
總結來說,《狂野時姬》看似是一部飛車爽片,實則是一場探討人性與選擇的旅程。由 Samara 所飾演的 Edie(Eenie Meanie)是個天才車手,在筆直的賽道上,她是不會輸給任何人的。
然而,人生並非直線,而是充滿岔路。優柔寡斷的性格也使她要在急速飆馳的情況下瘋狂踩煞車,而作為觀眾的我們,見證的正是她如何在這場旅程裡成長為一個「在選擇面前,不再退縮,能勇敢直衝到底」的人。
《狂野時姬》現已在 Disney+ 上線。
延伸閱讀:繼《8號出口》後,知名恐怖遊戲《夜勤事件》也確定推出真人改編電影
source / Disney+
追蹤 @cool_magazine_taiwan Instagram 帳號,觀看更多有趣的潮流、時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