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寵物服務專業化 特定寵物業專任人員200小時課程成焦點
隨著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的推進,寵物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台灣的寵物飼養比例持續攀升,相關產業也隨之快速擴張。在這樣的背景下,**「特定寵物業專任人員200小時課程」**逐漸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政策推動產業標準化 專任人員培訓成為制度必要
根據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經營特定寵物業者須設置專任人員,以確保動物照護品質及業者經營合法性。這項制度不僅提高了從業門檻,也推動整體服務水準的提升,讓飼主在選擇服務時有更多保障。
為符合規範,各縣市相關單位及產業公協會陸續推出針對從業人員設計的培訓課程,其中200小時的專任人員課程涵蓋寵物照護、行為觀察、法律實務、溝通技巧、勞資稅務等內容,有助於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與風險應對能力。
從就業到創業 多元背景學員投入課程
觀察近年報名學員組成,除了原本從事寵物美容、旅館、安養、訓練等領域的業者,也不乏來自教育、醫療、社福、設計等不同領域、準備轉職投入寵物產業的人士。
有課程承辦單位指出,這類學員往往對「與生命工作」有高度認同感,也希望透過制度化的學習,了解自身未來發展的方向及限制。
一位完成訓練的學員表示:「200小時讓我不只學到知識,更理解在與動物工作時,需要負起的責任與態度。」
專業化是趨勢 也伴隨產業挑戰
根據農業部資料,截至2024年底,全台「特定寵物業」登記家數超過3,000家。隨著產業規模擴大與飼主權益意識抬頭,建立一套透明、公正、具備認證制度的培訓體系,仍是提升服務品質、強化產業信任的必要一步。
📌 背景知識小補充:什麼是特定寵物業?
根據《特定寵物業管理辦法》,凡經營寵物繁殖、買賣、寄養等特定行為,須申請登記為「特定寵物業」,並設置具有專業訓練背景的「專任人員」,需具備符合其中一項資格包含接受各級主管機關辦理或委辦之畜牧、獸醫、水產、動物及動物福利相關專業訓練二百小時以上,領有結業證書。
展望未來 制度與實務需同步精進
寵物產業專業化是當前不可逆的趨勢,而「特定寵物業專任人員課程」的制度設計,正是對動物福祉與飼主權益的一種保障。未來,隨著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如何在政策規範與實務需求之間取得平衡,讓制度真正落實於服務現場,仍有賴政府、業界與教育單位持續對話與合作。
在這個以毛孩為家的時代,專業的意義,不只是訓練技術,更是建立信任與責任的開始。
福樂寵 Love PET Care-科研養寵生活家
請選擇合法寵物服務商|專業有保障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