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該買長債還是短債?短債可暫泊現金,長債有望賺價差!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美國聯準會(Fed)決定降息1碼,債市正獲得投資人更多關注,問題也隨之而來:究竟該鎖定短天期債券,享受穩定收益與變現靈活度,還是趁勢布局長天期債券,博取利率下行帶來的價差?
答案是:長債與短債各有千秋,關鍵在於投資債券的目的,以及能承受的風險程度。
降息環境中,短債可暫泊現金,長債有望賺取價差
專家表示,短債的殖利率主要跟隨聯邦基金利率走勢,受市場雜音的干擾小,降息一來,殖利率下滑、價格上揚,短債資產自然受惠。
以2年期美國公債為例,其殖利率自年初(1月13日)的高點4.39%,一路下探至9月17日的3.51%,正是市場提前反映降息的結果(詳見圖1),未來隨著Fed持續釋出寬鬆訊號,短債依然具備資金避風港的功能。
相較短債的「穩定收益」,長債更像是一場「高風險、高報酬」的價差交易。回顧10年期美債走勢,今年以來受到關稅、戰爭等事件影響,其殖利率相當震盪,長債ETF(指數股票型基金)近1年報酬率甚至為雙位數負報酬,令投資人信心受挫。
然而隨著利空逐步消退,長債價格反而顯得便宜。專家建議可及時把握長債甜甜價,但需留意的是,長債的投資目的不是收息,而是布局利率下行帶來的資本利得,適合願意承擔波動、尋求價差的投資人。
簡單來說,短債適合作為投資組合中的「現金暫泊處」,既能鎖定本金、收取債息,又能在股市回檔時提供再進場的籌碼;長債則適合看好降息空間、追求價格上漲的投資人。倘若預期美國就業市場顯現疲態,經濟可能進一步轉差,那麼就應該在資產配置中為短債保留一席之地,而長債則須衡量自身風險承受度,再決定是否逢低卡位。
歷史經驗顯示,公司債在降息階段表現亮眼
除了美國公債外,美國公司債也在降息循環中展現潛力。歷史經驗顯示,投資級公司債在降息環境表現亮眼,累積報酬率動輒超過2成(詳見表1)。金融債更同時受惠於降息與監管鬆綁,吸引力上升。非投資級公司債亦將因降息後借貸成本下降,有助違約率維持低檔。
專家表示,這一波降息循環不只公債,整體債市都將迎來更多投資機會,建議投資人在承受度可控的情況下,適度加碼公司債以提高整體收益。
延伸閱讀
▶從零開始買「債券ETF」》債券ETF是什麼?債券ETF殖利率不是配息率?
▶9月債券ETF除息秀登場!37檔債券ETF配息輪番上陣,配息率最高逼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