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匯市劇烈震盪 投資如何因應?

Smart智富月刊

發布於 08月28日01:00 • 馮志源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新台幣自5月以來演出史詩級的升值,連續2個交易日盤中升破1元,不僅創央行1989年4月採行管理浮動匯率制度以來,單日升值金額與幅度最高紀錄,更讓央行、金融業及廣大的投資人一時亂了手腳,英國《金融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或許是「川普(Donald Trump)2.0時代」下,新一波貨幣戰爭的預演,面對新一波貨幣戰來襲,股債投資人皆應有所預先準備。

新台幣本波「失速列車」般暴力升值,主要是台美正處於貿易談判階段,市場預期美國施壓央行,要求新台幣升值,吸引國際熱錢瘋狗浪炒匯,加上出口商恐慌性拋匯潮及投資人的羊群效應,所形成的一股「超完美風暴」!

儘管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親上火線說明,強調新台幣升值非美國施壓所致,只是市場預期心理作祟,但是央行未能強力阻升,放任新台幣急升而非緩升,已讓台灣出口業及以壽險為主的金融業哀鴻遍野,含淚苦吞巨大匯損,衝擊更甚關稅戰!

根據理柏(LSEG Lipper)統計,截至今年5月12日止,短短幾個交易日,新台幣兌美元就大幅升值近6%,躍居全球主要貨幣之冠,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更已大幅升值8.6%(詳見表1),持有美債、美股商品或美元資產的投資人,資產無形蒸發近1成價值。

若長期持有海外資產

不需過度在意匯率波動

面對匯市的劇烈波動,國內投資人應如何因應?正常來說,國內投資人主要持有新台幣資產,除1985年《廣場協議》後,新台幣一度強升至25元外,其餘近20年來,新台幣兌美元主要區間多在28.5元到32.5元間游走,目前1美元兌新台幣約在30元上下,大約是落在中位數(30.5元)以下,新台幣未來如果升破30元,多數投資人的貨幣購買力反而因此變強,可以考慮分批以強勢新台幣買進美元,存入美元帳戶;如果想要投資海外市場或境外基金,就可以美元帳戶內資金進行投資,未來賣出基金,資金仍回到美元帳戶,如此可降低匯率風險,目前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或多元資產基金等,多數還是美元計價為大宗,此舉可以直接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至於先前已投資的海外或境外基金,投資人若是以美元帳戶投資,則不需考量匯率問題;但若是先前用新台幣投資,由於匯率風險已發生,投資部位匯損在所難免。

不過,投資人反而可趁機檢視自己的資金部位與投資目標,如果美元資產部位過高,又是以短期投資為主,美元若有反彈時,則應該適度減碼;如果是長期投資或投資部位不高,則不需要過度在意短期市場與匯率波動。

話雖如此,目前股債市場所處的主客觀環境仍有不同程度的顯著差異,其中又以債市最為複雜!美債市場可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於川普無預警宣布實施對等關稅,衝擊美元資產信任及避險地位,加上全球投資資金去槓桿效應,先前美債4月出現史詩級拋售潮,國內相關美債基金及ETF接連重挫倒地,如今又因新台幣大幅升值,美債商品再度受到重擊,可謂是雪上加霜,且除匯市動盪外,市場同步瘋傳美國恐推行百年零息債傳聞,也是本波債券暴跌的主因之一。

甚至連近期美中關稅談判傳出佳音,都對美債形成壓力。當股市投資人欣喜若狂時,作為避險資產的美債價格卻因殖利率大幅走揚而下跌,目前(截至5月12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突破4.474%,創4月11日以來新高,並再創近15年來新高,殖利率飆高外加新台幣暴力升值,美債ETF5月以來及今年以來跌勢均相當慘重,特別是長天期美債。

根據理柏統計,國內發行的長天期美債ETF,截至5月9日止,5月以來的平均跌幅普遍都在8%上下,今年以來跌幅甚至有高達10%者(詳見表2)。

除此之外,市場期待的降息卻是一延再延。市場原先預估,聯準會(Fed)會在今年7月開始降息,然而美中關稅協議出爐後,聯準會官員對外表示,貿易戰休兵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可能減輕,降低了聯準會必須降息以回應經濟下滑的機率,而外資投資機構高盛(Goldman Sachs)更出具最新報告指出,聯準會將比原先預估的7月更晚降息,預估將延至今年12月才開始陸續降息3次,而且會是隔次會議才降,不會連續降息,美債利空因素再一重。

相較於美債的撲朔迷離,美股氣氛相對樂觀許多,受惠於全球貿易情勢改善,美股科技七雄多數財報亮眼,最艱難的美中貿易談判又出乎意料迎刃而解,美股5月出現強勁反彈,華爾街的「恐慌指數」VIX也從4月初超過50的大幅波動水準,滑落至僅略高於18,標普500指數更已突破200日移動平均線,隨著川普訪問海灣國家,獲得沙烏地阿拉伯6,000億美元投資承諾並在中東達成AI相關採購協議,市場憧憬美國與更多貿易夥伴達成協議,輝達(NVIDIA)、特斯拉(Tesla)、博通(Broadcom)等個股勁揚,美股幾乎收復對等關稅後的失土。只是可惜的是,對台灣投資人來說,美股5月以來的強勁表現,卻也被新台幣暴力升值而全面扺銷,美股ETF5月以來及今年以來績效多呈負數(詳見表3)。

美債投資應以配息為主

而非資本利得

整體來說,弱勢美元已經成形,新台幣未來仍然有隨非美貨幣升值的空間,但是要再出現月初時連續暴力升值的機率不大。

對美債基金/ETF投資人而言,在聯準會降息態度未見明朗之前,操作要更謹慎,存續期間較長的美國政府公債基金或ETF,對市場利率變動的敏感度較高,加上匯率的雙重夾擊,短期波動風險相對較大,建議長期投資人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4.5%以上,美國20年期公債殖利率接近5%或之上時,或是在新台幣相對強勢時,分批逢低布局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同時投資目的應以長期固定收益配息為主,而非資本利得。

但如果在意匯率風險,則可考慮非美貨幣債券基金或ETF,由於美元指數是衡量美元兌一籃子主要外國貨幣(包括歐元、日圓、英鎊、加拿大幣、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匯率變化的指標,當美元弱勢時,就代表相對應的貨幣相對強勢。根據理柏統計,截至5月9日止,當美債基金/ETF因殖利率及匯率雙重夾擊而重跌時,歐元/歐洲相關債券基金績效反而因歐洲央行連續降息及強勢歐元而有所表現,歐洲可轉換債券基金今年以來甚至繳出10.9%的佳績!

至於美股基金/ETF,目前回升趨勢相對明顯,投資人仍可採取定期定額持續長期投資,因為每個月扣款時匯率都不盡相同,長期投資下來,匯率等同自然避險;若採不定期不定額方式,更可在新台幣相對強勢時購入更多單位基金/ETF,未來若是新台幣反向貶值時,整體績效受惠程度反而愈大!(本文作者為理柏(LSEG Lipper)亞太區研究總監)

延伸閱讀
新台幣今年來成最強亞幣,逐步緩升有原因?中經院給答案:這3股力道是關鍵
新台幣升值=熱錢湧入=股市上漲?孫慶龍分析:3因素已改變台股結構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產品遭美國海關暫扣! 巨大發緊急聲明:影響營收約4%~5%

中廣新聞網
02

快訊/經濟部證實自行車龍頭巨大公司涉不當勞動 即日起遭美國暫時禁止進口

太報
03

南非更名並降等台灣駐處 經濟部「回敬」晶片出口管制

商傳媒
04

捲入「台版馬多夫」保盛豐詐騙案 華南永昌投信累虧逾資本額1/2 

太報
05

0050持續霸榜、穩坐ETF存股王!00878、00919…高股息ETF的存股信心消失中?

Smart智富月刊
06

台股新高26307點、台積電1340元還能上車?他公式拆解:2330有400元空間、指數推升力3千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