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旅遊

日本街道為何如此乾淨整潔?五大理由讓日本人來告訴你!

LIVE JAPAN

更新於 01月06日02:30 • 發布於 01月06日02:30

許多到訪日本的國外觀光客都會驚訝日本非常乾淨,而且厲害的是像車站周圍或澀谷、新宿等人潮眾多的鬧區,即使沒有擺放公共垃圾桶還是很少在路上看到垃圾。人口近930萬人的東京更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但為何就算路上不放公共垃圾桶都還是能讓街道依然如此乾淨呢?這回就由日本人現身說法告訴您日本總是能如此整潔的秘密吧!

1. 親力親為維護公共區域的整潔,而非總是寄望他人

在日本從小學開始學校都會為學生安排打掃時間,小學到高中的12年義務教育期間校園環境就是由學生親自來打掃,而不是交由清掃人員負責。中午吃完午餐之後在午休前全校學生會一起來清掃校內校外環境,透過清掃學校公共環境,除了能體認清潔人員的辛苦之外,也有助於養成清潔習慣與公共區域的觀念。此外每個班級相互分工的模式也能讓學生體認到自己是大團體中的一員,有助於責任感的養成。從小就開始和同儕一起共同維護自己使用的地方環境,自然而然地就能讓維護環境衛生的責任心根深蒂固,即使長大了依然還是會秉持著「要讓周遭環境比原本更加整潔」的精神,所以日本即使不隨處設置垃圾箱也不會看見路上或公共空間滿地垃圾,可以說是日本人從小生根的道德觀念讓日本的街道總是能維持乾淨整潔。

另外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學校也都一定會有校外教學之類的帶學生走出校園的活動,而日本的話都會分配給學生一個塑膠袋,一方面是讓學生如果身體不適時可以當作嘔吐袋使用,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拿來裝垃圾,避免垃圾隨地亂扔。久而久之塑膠袋幾乎成為從小就習慣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自己丟的日本人攜帶清單中的必備物品之一。

2. 日本人的群體思考所延伸出的環境美化意識

「垃圾要扔進垃圾桶」這項規矩在這世上無論哪個國家都是通用的,更可以說是一項基本道德禮儀及常識,因此幾乎不會有人會在路上光明正大地隨地亂丟垃圾。但問題在於有些人會抱持著「在垃圾桶滿出來之前把垃圾隨便塞進垃圾桶裡就好了啦」、「如果把滿出來的垃圾桶放倒會怎樣咧」、「在沿路上都沒看見垃圾桶,要特地去丟超麻煩的隨便一扔就好了吧」諸如此類的想法,覺得大眾會忽略或寬容自己製造的問題,所以就算自己不妥善處理好垃圾,也會有其他人來幫忙處理,這樣的想法基本上是非常過份且不負責任的。

而日本在垃圾處理方面之所以能和其他國家有所區別,最大的原因就是日本人特有的「群體主義」思考。日本小學每次在全校集會時,為了讓學生按照班級排好、站成一列,講台上的人都會發號施令讓學生站好、對齊,學生自然會養成聽從他人指令的習慣。這或許就是促成日本「比起個人更重視群體的活動與思考」這一民族性的根源,如果大多數人都覺得某種概念是對的,那麼這種概念就會逐漸被扶正。因此可以說日本人是會跟隨大眾意識隨波逐流的民族也不為過。不過按照這理論來講,如果「可以隨地亂丟垃圾」觀念崛起的話,這想法會不會被導正呢?但日本人從小的義務教育及家庭教育都教導孩子「要讓周遭環境更加整潔」,根深蒂固的道德基礎會促使日本人覺得垃圾還是該丟在垃圾桶裡才對,因此日本人也會經過自己的道德考量來決定是否要跟隨潮流行動的。

此外日本街道能如此乾淨的原因還有另一項跟群體主義有關,那就是日本人很在意他人視線及看法。雖然不能說所有人都有這種觀念想法,也一定還是有會亂丟垃圾的日本人存在,但是大部份日本人都不想被其他人討厭或是留下不好的印象,「未妥善處理垃圾」這行為很可能會引起他人不快,正常的日本人自然不會做出這種事。不想被其他人給討厭這種心情不管是哪國人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時常顧慮周遭他人、時時謙卑恭敬的日本人在這方面上可說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呀。

3. 嚴守垃圾分類規定的日本人

日本的環境美化意識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地方自治單位所公布的垃圾分類規章非常嚴格,像是家中的垃圾基本上就會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保特瓶.鋁罐.玻璃瓶、紙類等等,需要在規定的日子裡才能拿出去丟。而一般公園、超商、車站裡的垃圾桶也都會有可燃垃圾、塑膠類、鋁罐、保特瓶等最少四種分類。而學校的垃圾分類也一樣很細,所以說日本人從小開始無論是家中還是學校、戶外,丟垃圾時一直都是需要分類的,垃圾分類的觀念就和不能亂丟垃圾一樣,從小就紮根在日本人的觀念中。近幾年越來越多地方還規定如果垃圾沒用專用垃圾袋裝的話清理人員就不收,可見得日本人垃圾分類的觀念可說是越來越高漲了。

從生活中的其他地方或許能看出日本人之所以能如此妥善實行垃圾分類的原因。因為日本人是相當遵守規矩的,像是人氣甜點店、拉麵店等知名餐廳或遊樂園人氣設施之類的,日本人一定會按照規定及順序進入,搭電車也一定會遵守先下後上的規定、搭手扶梯甚至會空出一邊給趕路的人等,生活中此類例子多不勝數,因此垃圾分類即使麻煩日本人也一樣能夠確實地落實。

4. 國土相對狹小的日本人對於垃圾的責任感

日本的國土雖然比起台灣大上許多,但和世界諸多國家比起來都是相對狹小的,日本的面積(377,914 km²)甚至比美國加州(423,971 km²)還小。面積僅2,188 km²的東京都還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相對於人口來說垃圾處理場可說是非常少的,所以對於垃圾、環境衛生的問題意識更加注重,在日本人的潛意識裡甚至有「自己製造的垃圾都應該要由自己妥善地處理好」這項觀念存在。此外日本人從小開始學校就會教導學生盡量不要隨地亂丟垃圾的責任感,若是手邊有垃圾但周遭沒有垃圾桶也不該隨地亂扔,而是直到找到垃圾桶為止都將垃圾好好地帶在手邊,甚至還有不少人會將垃圾用塑膠袋裝起來拿回家再丟,在此教育下垃圾不落地的觀念在日本人的心中是非常強烈的。

5. 以團體為單位進行的環境美化志工活動

日本人對於街道及公共場所的環境美化意識非常強烈,但這不僅是因為每個人的責任感所造就的環境意識與行動,重視群體意識的日本人也會自發性地團體進行環境美化,像是地區的自治團體會招募撿垃圾志工進行環境維護、地方情感強烈的地區會由町內會(類似台灣社區管委會的自治團體)來分配每一天的打掃擔當,此外學校除了讓學生自己打掃校園環境之外,還會安排學生清潔街道。就連公司職員在上班前都會將自己公司週邊的環境稍微清理一番,可以看出環境美化意識不但紮根在每個日本人的心中,也使得群眾的力量集小化大,讓大家所居住的街道能夠一直維持乾淨整潔。除了落實垃圾分類,人人都持有維護環境的美化意識想必也是日本街道能如此美麗的原因。

結語

春天的賞花季、夏天的花火大會、棒球賽、足球賽等等,日本也是時常舉辦各種盛事活動,即使是集結大量人潮的行事日本人的環境美化意識依然絲毫不會衰退,時時刻刻都顧慮到下一個使用者及清掃人員,盡量減少他人的不便及麻煩,甚至還能看見周遭人幫忙喝醉酒的路人整理垃圾的狀況出現。在2018年俄羅斯世足賽日本戰敗的時候,即使自己的國家輸了比賽,許多日本觀眾還是主動幫忙收拾觀眾席的垃圾,和不認識的人一同將比賽後的場地整理乾淨,當時這畫面在各個國家媒體之間蔚為風傳,受到激烈讚賞,但這行為對於持有環境美化意識日本人是相當自然且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日本並非花了大量心力來維持街道環境整潔,而是因為國民都會對自己所使用的地方帶有一顆敬重之心,也不怕為環境整潔盡一份心力,並且為下一位使用者、清潔人員、群體所著想,自動自發地去為人人使用的公共區域盡心盡力維護,才能促使日本這個國度無論是環境還是服務都是如此的盡善盡美,為到訪的觀光客留下一個深刻且美麗的印象。
Written by: Keisuke Tsunekawa
▼你還會有興趣

▶日本之行旅伴很重要!各種結伴旅行經驗談

▶【台日文化大不同】台灣有的這些東西在日本也有!但是意思卻差很大?

▶立刻把我們加入LINE好友 一起發掘更多日本好吃好玩的新事物!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旅遊相關文章

01

甜根子草花海X純白大橋!近距離花景5大美拍角度推薦

景點家
02

「2025桃園萬聖城」即將10底登場 邀您在「魔蛛古堡」冒險、尋寶!

旅遊經
03

這、這也太小?日本飯店的這一點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LIVE JAPAN
04

日本免治馬桶一試成主顧?讓人大吃一驚的日本廁所二三事

LIVE JAPAN
05

年吸623萬遊客 台灣1景區超夯

NOWNEWS今日新聞
06

2025年度「日本夜景遺產」新出爐!夜景達人再選8處景點

旅奇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436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