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WHATs NEXT》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詹婷怡:企業必須及早啟動數位轉型並真正重視資料治理的重要性,且在產製及營運流程中予以落實,AI的落地應用效益才可能實現!

Knowing

發布於 09月19日02:00 • 何渝婷

「若企業未啟動且高度重視數位轉型與資料治理的重要性,且未在產製及營運流程中予以落實,AI 的落地應用將難以真正發揮效益!AI 的導入不僅是技術問題,更牽涉到組織文化、流程再造與跨領域人才培育,所以我們在談論AI在哪一個產業比較容易落地時,其實跟該產業本身數位轉型的進程有絕對的關聯。」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台灣數位信任協會理事長、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詹婷怡,在第10屆 WHATs NEXT 台灣網路產業高峰會中表示。

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透過企業 AI 能力評估,從經營策略、人才培育及技術應用等三大面向進行分析,綜合評分後,將企業劃分為 「Unknowing AI」、「Conscious AI」、「Ready AI」與「Scaling AI」 四個發展階段,以反映企業在 AI 認知與應用上的不同成熟度。

而根據該基金會今年公佈的《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顯示,台灣企業對 AI 的認知雖快速提升,但實際導入進展仍受阻。過去兩年,「Unknowing AI」企業比例從 45.5% 降至 39.4%,「Conscious AI」則上升至 31.7%,顯示 AI 知識逐漸擴散。然而,「Ready AI」與「Scaling AI」的比例卻未明顯成長,代表仍有七成企業無法跨越 AI 應用門檻。

詹婷怡指出,製造業是台灣經濟命脈,半導體、紡織、食品等不同領域需要分別設計專屬的 AI 化策略。例如紡織業若能完成全流程數位化,便可結合電商與時尚產業,並追蹤碳足跡以符合永續需求;影視與新聞產業則因生成式 AI 對內容產製帶來衝擊,正面臨轉型迫切性;農業雖規模較小,但從國安與糧食安全角度出發,也必須推動智慧農業。

她也提醒,內容產業在 AI 世代正面臨從創造(Creating)、連結(Connecting)、到生成(Generating)的模式轉換,未來創作者需學會運用 AI 工具,將衝擊轉化為價值。

另外,AI所帶來的資安與法規挑戰也不容忽視。詹婷怡表示,從風險控管及風險分散的角度,去建立一個更值得被信任的環境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所以去年在一些臺灣企業的支持之下,臺灣數位信任協會正式成立。

「臺灣數位信任協會其實就是要去倡議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如何讓大家都是r負責任的企業,並且建構一個可信任的環境,這裡頭當然包含有關AI的解決方案、產品、應用,溯源,甚至透過AI來協助防止犯罪等。」詹婷怡指出,台灣已成立數位信任協會推動風險管理與可信任環境的建立,期望在科技創新與社會信任間取得平衡。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5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