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必逛「台北展覽」推薦!從北美館埃利亞松到富邦美術館莫內睡蓮八大展覽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COPYRIGHT: Hearst Owned
PHOTO CREDIT: 圖片/品牌提供
還在想週末去哪放鬆、聚會或打卡拍照嗎?不用搭飛機,今年的精彩展覽直接在台北就能一次看個夠!從親子互動、沉浸式體驗到藝術大師鉅作,2025不只有話題性十足的展覽輪番登場,還有許多全台首展、國際巡迴難得一見。不管你是藝文控還是展覽初心者,這篇幫你整理好今年必看的精彩展覽清單,一起走進光影、自然與創意的世界吧!
2025台灣走春景點整理!北、中、南27個景點推薦,想求感情、財運、健康運就選「這些地方」!
2025「台北火鍋」推薦!32間網友激推麻辣鴛鴦鍋、高檔日式涮涮鍋、壽喜燒,還有高CP值小資火鍋
台北必訪展覽1:《Olafur Eliasson: Your curious journey 奧拉弗・埃利亞松:你的好奇旅程》
COPYRIGHT: Hearst Owned
PHOTO CREDIT: 北美館官網
國際知名的冰島-丹麥藝術家Olafur Eliasson(奧拉弗・埃利亞松),以光線、自然與空間創造沉浸式體驗而聞名。他曾在倫敦泰德美術館打造巨型「太陽」《天氣計畫》,吸引200萬人參觀,也將格陵蘭的冰川搬進巴黎街頭,喚起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2019年獲聯合國任命為氣候行動親善大使。
今年夏天,他首度在台舉辦大型個展《你的好奇旅程》,帶來30年來的17件代表作,橫跨裝置、雕塑、繪畫與攝影,引領觀眾在光影中探索自然與感知的邊界,一同展開一場與世界重新連結的藝術之旅。
- 展期:6/21— 9/21
-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1A・1B 展覽室
- 休館日:每週一
台北必訪展覽2:《印象派—從莫內到美國:光、跨越海洋》
今年夏天,富邦美術館攜手美國伍斯特美術館,帶來橫跨歐洲與美國的重磅展覽,展出莫內、塞尚、雷諾瓦、卡薩特等38位藝術家共52件印象派原作。展覽完整呈現印象派如何從19世紀的巴黎誕生,隨著畫商、藝術家的交流跨越海洋,走進美國,並發展出融合本土風景與生活的風格樣貌。
不只是藝術史的一頁回顧,更是一場關於光、自由與觀看方式的革命。許多作品更是首次來台,邀請觀眾一起走進印象派的現場,親眼見證光與色彩如何顛覆世界、溫柔地觸動人心。
- 展期:6/11— 9/29
- 地點:富邦美術館
- 休館日:每週二
台北必訪展覽3:《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
國立故宮博物院攜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選雷諾瓦、梵谷、塞尚、高更、馬諦斯等38位藝術家的81件經典原作,展出範圍橫跨印象派、後印象派至早期現代主義。展覽以「身體姿態」、「徜徉自然」等五大主題展區,引領觀眾探索19至20世紀西方藝術的革新與轉折。
三件焦點展品包括雷諾瓦〈彈鋼琴的兩位少女〉、塞尚〈布豐莊園附近的樹木與房舍〉、高更〈大溪地的出浴女子〉,皆為首度來台展出,是亞洲難得一見的大都會館藏精華展。身為整修後第二展覽館的開幕大展,藝術迷絕不能錯過!
- 展期:6/14— 10/12
-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 休館日:每週一
台北必訪展覽4:安娜.卡卡 Ana Karkar《Pipe Dream》
TAO ART 與巴黎瑪戈畫廊合作,帶來法裔美籍藝術家安娜・卡卡(Ana Karkar)於台灣的首度個展《Pipe Dream》。她以感官張力與流動筆觸,描繪如夢似幻的身體景觀,探索女性意識、慾望與親密關係的多重樣貌。
展覽作品以如鴉片幻覺般的視覺語彙,引領觀眾進入一場情感與身份轉化的旅程。卡卡筆下的身體,不再是凝視的對象,而是持續變動的詩性力量,邀請我們重新思考何為自由、親密與自我。
- 展期:5/7— 7/12
- 地點:TAO ART(台北市內湖區洲子街79-1號8樓)
- 休館日:每週一
台北必訪展覽5:《光之絮語》
新加坡藝術家李綾瑄(Jane Lee)首次於台灣舉辦個展《光之絮語》,以十四件《在》系列燈箱作品,探索「光」與「間」的感知維度。展覽靈感來自日本美學中「間」的哲學,透過松香與天然礦物晶體等媒材,創造出如夢似幻的微光空間,讓觀者彷彿置身於一場光與時間的詩意對話之中。
李綾瑄捨棄傳統繪畫的形式與邏輯,將創作視為一場身體與心靈的即興流動。光的折射、反射與消逝編織出變動不居的視覺節奏,引領觀眾沉浸於靜與動之間、虛與實之間的冥想體驗。
- 展期:5/3— 8/9
- 地點:TKG+ Projects(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2F)
- 休館日:每週日、每週一
台北必訪展覽6:《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
2025年適逢英國國寶級藝術家威廉.透納(J. M. W. Turner)誕辰250週年,擁有最多透納收藏的英國泰德美術館(Tate)特別策畫全球巡迴大展,繼摩納哥、上海後,第三站將盛大登場於台北中正紀念堂,為透納真跡首次來台展出。
展覽共劃分七大展區,主題涵蓋英國風景、阿爾卑斯山、威尼斯、海上風暴、歷史敘事與崇高美學,完整呈現這位「光之畫家」一生的創作軌跡與對自然壯麗景色的詩意詮釋。焦點作品《藍色瑞吉山,日出》更將在展覽結束後封存10年,堪稱今年夏天不容錯過的藝術盛事。
- 展期:6/27— 10/12
- 地點:中正紀念堂第一、二展廳
台北必訪展覽7:《生命樹》
一棵膝高的小桂花苗,十五年後長成2米5的桂花樹,見證了安卓藝術與藝術家們共同走過的時光。為慶祝畫廊十五週年,本次特展《生命樹》邀集來自台灣、亞洲與歐洲的15位藝術家,圍繞「植物」與「時間」兩大主題,透過繪畫、雕塑、陶藝與裝置展開跨地域的對話。
從克魯斯〈凝視牆垣間的植物〉的洪水光影之境,到楊寓寧〈旅人蕉群〉的擬人植物詩意,再到瑟提亞萬的陶瓷曼陀羅裝置〈重生〉,每件作品都是一片枝葉,編織出藝術與陪伴交織的生命之樹。
- 展期:6/7— 8/8
- 地點: 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
- 休館日:每週一
台北必訪展覽8:《時代劇場: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在攝影進入數位與演算時代的今天,《時代劇場》展覽關注當代攝影如何從報導轉向反報導,從捕捉瞬間變成對時間與現實的深層凝視。以日本攝影家杉本博司《劇院》系列為開端,展覽探討影像在創作者、攝相機與觀者之間的關係,回應蘇珊・桑塔格所言「攝影是無窮無盡的演繹與想像」。
展覽從「持攝相機的拍攝者」與「影像紀錄的創作者」兩面向出發,並透過三大子題:「隱形的主角」、「轉變與重生」、「視覺風景」,呈現17位藝術家的攝影、動態影像與裝置創作,探索紀實影像如何在當代語境中轉化,並引發對現實、時間與觀看方式的重新思考。
- 展期:3/29— 7/13
- 地點: 臺北市立美術館 三樓3A、3B展覽室
- 休館日:每週一
台北必訪展覽9:奈良美智金瓜石特展:《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
藝術家奈良美智十年巡展計畫「跟著朦朧潮濕的一天去旅行」第4站來到金瓜石!本次展覽選址於新北山城的台電金水基地。展覽不僅展出奈良美智為台灣創作的重要畫作《朦朧潮濕的一天》,還包含素描、陶器、攝影作品,以及限量周邊商品與展期限定餐飲。邀請民眾隨著潮濕山霧的足跡,感受奈良美智筆下那份專屬台灣的溫暖人情。參觀採線上預約制。
- 展期:6/28— 9/28
- 地點: 台電金水基地(新北市瑞芳區洞頂路361號)
- 休館日:週一休館
- 參觀方式:採線上預約制,建議提前透過官方平台預約參觀時段。
第一梯次(6/28-7/15):https://reurl.cc/nm8ey1
第二梯次(7/16-7/31):https://reurl.cc/EV9EWk
(7/16開放第三、四梯次的預約報名)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Women's Health Taiwan美力圈 Line@官方好友,定期給你時髦女子必知道的運動飲食、美妝生活大小事!
留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