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NHTSA 質詢特斯拉 Robotaxi 九大關鍵問題,要求交代開發與營運細節

TESLAGURU

更新於 05月16日17:02 • 發布於 05月13日03:58 • electrify.tw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近日正式向特斯拉發出資訊要求函,針對即將在德州奧斯汀上路的 Robotaxi(無人計程車)商業化計畫,要求提供詳細的技術規格、營運模式與風險控管機制。此舉延續去年針對 FSD 系統在低能見度環境中可能發生碰撞風險的調查,強調在正式允許 Robotaxi 上路前,必須對其安全性進行全面審查。

監管機關列出的九項問題,針對 Robotaxi 系統的開發與實際運行各面向,具體重點如下:

  • 說明 Robotaxi 所採用的系統名稱、是否屬於 SAE Level 3 或更高等級的自動駕駛系統,以及在何種條件下會啟動事故通報。
  • 說明未來 24 個月內預計投入營運的車輛數量與車型,並說明是否使用尚未完全符合聯邦車輛安全標準(FMVSS)的車輛。
  • 提供 Robotaxi 與現行 FSD Supervised 在硬體架構上的異同,包括鏡頭配置、運算模組、感知與決策流程,以及車內與遠端人員的角色劃分。
  • 詳列操作設計域(ODD),如是否僅限白天、乾燥路面或特定城市區域運行,並說明系統在 ODD 條件變化時的應對方式。
  • 提供 Robotaxi 系統在「受監督」與「無人監督」兩種情境下,對行為能力(behavioral competency)的判定標準與驗證方式。
  • 說明系統中人員或遠端介入的條件、介入頻率的追蹤方式,以及與現行 FSD 或 Autopilot 的功能差異。
  • 說明在發生碰撞、故障或超出 ODD 條件時,系統如何執行最低風險停車(Minimal Risk Condition),並與第一線應變人員的互動方式。
  • 解釋內部風險控管與測試流程,是否採用「安全論證」方法,誰負責最終上路決策、驗證標準如何訂定,並說明是否使用真實車主的車輛數據作為測試依據。
  • 說明系統在低能見度條件下的反應能力與限制,包括在行程開始或中途突遇濃霧、強光、沙塵、降雨或降雪時的判斷與應對邏輯。

在營運模式方面,NHTSA 也向特斯拉詢問是否有計畫開放 Robotaxi 技術供其他個人或企業使用;若允許外部營運者上路,是否將訂定資安、防護或行為控管等相關標準,以確保整體安全門檻的一致性。

此外,NHTSA 要求特斯拉說明是否參考或遵循國際自動駕駛系統開發標準,例如 ISO 26262、UL 4600 或 SAE J3018,以佐證其技術流程的穩定性,並確認開發準則是否符合產業通行的標準。

針對系統上路後的監控能力,文件中亦明確要求特斯拉提供數據收集與評估機制,包括是否能持續監測系統運行效能指標(例如介入次數、錯誤判斷率),以及當系統偏離既定安全範圍時,是否具備自動偵測與通報功能。

若特斯拉未能在 6 月 19 日前提交完整回覆,可能將依《美國聯邦法典》第 49 篇第 30165 條,面臨每日最高 27,874 美元(約新台幣 84.7 萬元)、總額上限達 1.39 億美元(約新台幣 42.2 億元)的民事罰款。

監管函件曝光後,在網路社群上引發高度討論。部分網友支持 NHTSA 加強監管,認為有助確保道路安全;也有人質疑此舉是否真能產生實質效果,甚至揣測特斯拉可能以商業機密為由,限制資料揭露,並透過政治影響力化解監管壓力。

綜合輿論觀察,支持者普遍認為,這項要求有助釐清自駕車商業化上路前應達成的安全標準;但也有質疑聲音指出,此次調查恐流於形式,難以撼動特斯拉「邊測試邊營運」的既有策略。特斯拉後續能否在期限內提交足以說服監管機關的技術資料與測試依據,將成為 Robotaxi 能否如期上路的關鍵因素。

延伸閱讀

Robotaxi 更多細節曝光!特斯拉內部測試 FSD 自駕接駁服務功能與流程

特斯拉「Robotaxi」商標申請遭駁回!美國官方認定屬通用名詞

特斯拉 Robotaxi 正式亮相!兩人座無方向盤設計揭示未來交通藍圖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星巴克宣布重整計畫 關閉北美數百家門市並再度裁員

中央通訊社
02

日本Panasonic裁員1萬人!自願離職最高領「60個月薪資」補償金

太報
03

勞工別再繳錢!「3職業工會」積欠保費 勞保局出手了

三立新聞網
04

全家發票8人中千萬、百萬 這家店超旺!一口氣開出2組大獎

經濟日報
05

他交到女友前 堅持1天買1股台積電!市值破百萬了

EBC 東森新聞
06

這家公司取得多筆 AI 伺服器大訂單 難怪股價逆勢強漲半根停板

經濟日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