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又等,建商延遲交屋怎麼辦?
(圖片提供/幸福空間)
對於購屋者而言,尤其是首次購屋的族群,購屋往往是基於剛性需求。像是新婚夫妻或有新生兒即將出生的家庭,對於居住空間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當購買了預售屋時,他們會更希望能盡快交屋入住!然而,預售屋的特性之一就是施工進度可能與預期不符,甚至可能出現工程延遲情況。導致進度落後的原因,例如建商與營造合作不順,中途更換營造商,或是營造商要求與建商解約等問題。有些情況下,交屋延遲甚至長達數年之久,給購屋者帶來極大的不便和壓力。
依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臺近年統計,預售屋糾紛以「交屋遲延」為大宗,以下列出延遲交屋之爭議處理情形,供大家參考:
至於建商延遲交屋可能對購屋者造成多方面的影響,以下具體列舉的可能影響面及其原因:
建商延遲交屋對購屋者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負擔,同時也可能涉及生活計畫的擾亂和心理上的壓力。如果不幸遇到了延遲交屋的情況,購屋者應該積極了解並行使自己的權利,以降低損失。
案例
嘉欣和瑞哲是一對新婚夫妻,抱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購入了位於重劃區的一間預售屋,這象徵著他們共同生活的新起點。
建商承諾兩年後交屋,滿心期待的他們開始規劃未來生活,假日時逛家具店、挑家具、討論裝修風格,在腦海中勾勒出了入住後的每個細節。
按照契約,夫妻倆依工程進度陸續繳納了300萬元。然而,隨著交屋日鄰近,他們卻發現工程進度落後。建商起初歸咎於建材供應與人力不足的問題,導致工程延遲。嘉欣和瑞哲雖感到失望,但仍選擇耐心等待。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延遲的消息接連傳來,從幾個月變成兩年多,讓他們措手不及。
這對夫妻不得不因此重新安排生活計畫:延長租賃契約、重新規劃財務,額外的租金支出使他們的財務壓力倍增。在種種困境之下,面對這樣的壓力,嘉欣和瑞哲展現韌性,決定尋求法律協助,為延遲交屋一事爭取應有的權益。
Q1.遇到建商延遲交屋,購屋者是否能主張「解約」或「返還價金」?
1.購屋者是否能解除契約?
根據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的規定,若建商違反「開工及取得使用執照期限」,購屋者有權解除契約:
(1)法律依據
依《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的規定,若建商違反「建材設備及其廠牌、規格」或「開工及取得使用執照期限」,購屋者可依法解除契約。
(2)一般實務
大多數的預售屋契約書內容都參考上述規範進行約定,買方可依此主張解除契約。
2.契約解除後,購屋者的權益主張
購屋者在解除契約後,可要求建商退還款項及相關賠償:
.依照《民法》規定,契約解除後,除非有另外的約定,不然建商應返還已收取的款項,並加計自受領日起計算的利息。
舉例:若購屋者已支付300萬元,建商需全額退還並支付相應的利息。
3. 請求違約金
賣方除了退還款項外,應支付買方房地價款15%以上的違約金,作為遲延交屋的賠償。
延伸閱讀:房貸貸款成數不足,只能解約賠錢嗎?有辦法減少違約金嗎?
延伸閱讀:想買房卻擔心貸款不夠?律師:可在契約中約定「貸款沒過」怎麼處理
延伸閱讀:【賣厝阿明】房屋貸款一定要屋主本人嗎?可以用別人名字借款嗎?
【本內容節錄自編輯精選好書《買對你的家!梅子律師的新手購屋那些事》】
出版社:FUN學
作者:梅子律師(温毓梅)
繪者: 蕭可柔
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需求單
相關服務:►►► 幸福空間 - 裝修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