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地質公園與自然旅遊新地標「佳樂水風景區」!盤點園區5大設計亮點,遊客中心、咖啡館、紀念品店一次解密
屏東縣政府宣布啟動「佳樂水風景區」大規模改造計畫,攜手國際知名荷蘭建築團隊 MVRDV 及台灣黃偉城建築師事務所,打造全新地景建築「Nature Rocks」。該計畫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預計將佳樂水打造成為具國際吸引力的地質公園與自然旅遊新地標。從嶄新的遊客中心、觀景平台,到融合自然岩石形態的步道與設施設計,不僅提升景區品質,也讓墾丁生態旅遊再升級。
延伸閱讀:屏東「Hotel dùa」正式開幕!墾丁25年來首座全新大型度假飯店,5大亮點一次看
「佳樂水風景區」是什麼?
坐落於屏東滿州鄉,佳樂水風景區(原名:佳落水、高落水,意旨:從高處落下來的水),因其特殊的地質地形與岩石外觀,成為墾丁知名的風景區之一。逾兩公里的漫長海岸,歷經強風與海浪的侵蝕,為在地的砂岩與珊瑚礁雕刻出獨一無二的造型輪廓。然而,近年來因營運狀況不佳,在屏東縣政府的推動下,著手改善佳樂水風景區,致力打造國際級重要景點。
攜手荷蘭建築團隊 MVRDV
在這次佳樂水風景區改造計畫中,最大亮點之一,莫過於找來荷蘭建築團隊 MVRDV 共同打造,這項名為「Nature Rocks」的新建築項目裡,將引入新的步道與公共空間設計,並在現有建築設施中,新增小型建築量體,包括:一座遊客中心與三處觀景點,並攜手台灣黃偉城建築師事務所,嘗試為墾丁注入嶄新活力,同時凸顯地景之美,吸引更多國內外旅人造訪。
在「岩石」中打造遊客中心
承襲在地的自然景觀,建築師在最大的岩石中,打造多功能的複合型空間,結合遊客中心、咖啡館,以及紀念品店,其屋頂同時作為可供觀星與觀景的露台;第二座建築設有展覽空間與環境教育設施;第三座建築則設有洗手間。三座建築共同形成一個入口群落,位於由高低起伏的岩石地與廣場構成的地貌之中,並提供活動與市集空間,形塑嶄新的墾丁景點。
將建築融入「自然景觀」中
根據 MVRDV 所述,所有新建設將限制於既有開發區域內,以避免干擾自然景觀。鋪面設計中融入裂縫,具備被動排水與保護緩衝功能,以管理雨水並減少颱風損害。這些裂縫亦讓植物扎根,並為小型動物在森林與海岸之間移動提供通道。景觀設計上,轉譯大自然的排列,依地勢自然變化:靠近森林處栽種高大、密集的原生植物,靠近海岸則是改以低矮的植被。
形塑出「有機的」建築語彙
建築將以混凝土打造,並使用拆除建築所產生的再生骨材,預期這些材料最終會被苔蘚與小型植物覆蓋,以進一步融入自然景觀,「在我們的設計中,人造元素的形狀來自周圍的自然,就像場地的自然延伸,而非外來之物。我們的目標從不是將建築強加於景觀之上,而是讓它從自然條件中自然生成,打破筆直線條的單調。」MVRDV 共同創辦人 Winy Maas 說道。
原文出處:Bella儂儂
圖片來源:MVRDV
更多內容: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獲大獎!純白極簡建築、保留整片50年老樟樹
籌備2年!屏東全新博物館「屏菸浮日廳」5大設計亮點:改建百年菸葉廠,打造「文資建材庫房」藝文空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