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大學生打造 3D 列印「水空兩棲」無人機,一鍵切換水下潛航與空中飛行模式
當 Insta360 和 DJI 還在開發 360 度全景無人機的時候,丹麥奧爾堡大學(Aalborg University)的四名大學生已經成功運用 3D 列印技術打造出一款能在空中飛行、也能潛入水中航行的「水空兩棲無人機」。
可變螺距螺旋槳成關鍵技術
這架原型機是 Andrei Copaci、Mikolaj Dzwigało、Paweł Kowalczyk 和 Krzysztof Sierocki 共同完成的畢業製作,他們僅用兩個學期的時間,就從設計、原型打造到完整測試,成功開發出這台獨一無二的無人機。
這台無人機的最大突破是採用了「變槳距螺旋槳系統」(variable-pitch propeller system)。它能讓螺旋槳葉片沿著軸心旋轉,改變葉片的角度。當無人機在空中飛行時,葉片會調整到較大的角度提升推力;而當它潛入水中時,葉片則會調整到較小的角度,讓無人機能減少阻力、在水下輕鬆航行。
從學生發布的實測影片中可以看到,這架無人機先從地面起飛,飛行了一圈之後,接著俯衝入水、潛入游泳池中,在水下游動數公尺後,短暫航行數公尺後再衝出水面,重新展翅飛行,全程動作流暢且穩定。
圓形機身+對稱四槳設計
原型機採圓形機身設計,內建電池與控制模組,機身四周對稱地配置了四個可伸縮的雙葉片螺旋槳,能在空中與水下提供穩定動力。
這項設計不禁讓人聯想到 2015 年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團隊打造的一款四旋翼無人機。不過,當年的原型機只能透過有線操控,靈活性有限。而這次丹麥學生團隊的成果則是完全無線飛行,是更進一步的重大突破。
3D 列印製作,新世代多功能無人機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這架無人機完全由學生團隊設計並 3D 列印製作,展現了快速開發與低成本製造的潛力。事實上,近來多功能無人機的研發熱潮不斷,日前也有 DIY 工程師製作出可「行走、飛行、在水面航行」的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在環境探測、救援任務甚至軍事偵察等領域都具有潛在價值。未來若能進一步提升續航力、穩定性與感測能力,這種「一機多用」的無人機,或許會成為無人機產業的新趨勢。
▶ 延伸閱讀
圖片及資料來源:Toms Hardware、Notebookchec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