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FSD 登上珠峰大本營!理想汽車執行長讚特斯拉基本功非常紮實

TESLAGURU

更新於 05月08日16:00 • 發布於 05月08日08:00 • electrify.tw

2025 年 4 月底,一位中國車主駕駛特斯拉 Model 3,啟用 FSD(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系統,從河南出發,成功抵達海拔 5,200 公尺的珠峰大本營,總行程近 4,000 公里,幾乎全程由系統自動駕駛完成。

本文主要內容

Model 3 挑戰 318 公路,FSD 應對全程路況 高原三重挑戰來襲,FSD 展現技術應對力 李想看好 FSD v13,基本功決定技術未來 極端路況實地驗證,中國市場累積實戰經驗

這趟旅程實地驗證了特斯拉 FSD 在中國高原地形與極端路況中的穩定性與成熟度。理想汽車執行長李想近期在一場內部 AI 講座中,也高度評價特斯拉的「基本功」,強調其在 AI 與自動駕駛領域具備深厚技術底蘊。

Model 3 挑戰 318 公路,FSD 應對全程路況

這位特斯拉 Model 3 車主近日在抖音上直播,展示其啟用 FSD(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從河南出發,穿越有「此生必駕 318」之稱的川藏線,最終抵達珠峰大本營。整段旅程橫跨陝西、四川、西藏等多個省份,實際里程接近 4,000 公里。

川藏線以地形險峻、氣候多變聞名,沿途涵蓋連綿的盤山公路、碎石路、泥濘路段及臨崖峭壁等路況,對車輛與駕駛系統都是極大考驗。然而,FSD 憑藉純視覺架構,能穩定辨識道路邊界、交通標誌與各類障礙物,整段旅程幾乎全程完成無人介入的自動駕駛操作。

高原三重挑戰來襲,FSD 展現技術應對力

FSD 此次在高原地形與極端環境中的實地運行,展現出高度穩定與成熟的自動駕駛能力,成功應對三大核心挑戰:

路況識別挑戰

在高海拔地區,常見積雪反光、塵土飛揚與低光照等環境,對視覺系統構成干擾。FSD 系統在此類條件下仍能穩定辨識行車線、路緣、行人與障礙物,顯示特斯拉在感知演算法與模型訓練方面已具備高度成熟度。

電池管理與動力輸出

面對低溫與氧氣稀薄的極端環境,特斯拉透過電池管理系統中的自動加熱與溫控技術,有效維持電池效能與續航表現。電機輸出亦維持穩定,成功應對大坡度、長距離的高原爬坡需求。

補能基礎設施支援

雖位處偏遠地區,川藏沿線早在 2021 年即已建成特斯拉超級充電站走廊,從成都至定日縣共設有 11 座充電站,為此次行程提供穩定補能支援,也打破了外界對電動車不適合長途旅行的既定印象。

李想看好 FSD v13,基本功決定技術未來

理想汽車執行長李想在 2025 年 5 月的內部 AI 講座中指出,目前中國市場上可見的特斯拉 FSD 大多仍為 V12.5 以前的版本,與實際技術實力尚有落差。他強調,FSD 升級至 13.0 版本後,在感知距離、系統穩定性與控制能力方面皆有明顯提升。

李想認為,包括蘋果和特斯拉在內的美國頂尖企業之所以能持續推進技術邊界,關鍵在於對「基本功」的長期投入與不斷打磨。他指出,對所有科技企業而言,在 AI 與自動駕駛快速演進的當下,唯有穩固基礎能力,才能應對技術競爭與市場變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極端路況實地驗證,中國市場累積實戰經驗

此次成功挑戰珠峰大本營的行程,為 FSD 在中國的推進提供了實戰驗證。從 2020 年 Model 3 穿越青藏線、2024 年車隊歷時 30 天從上海出發前往珠峰,到 2025 年的 FSD 長途直播,特斯拉持續累積自駕系統在中國各種路況中的數據與經驗,逐步打破「電動車不適合遠行」的刻板印象,進一步拓展使用場景並強化市場信心。

延伸閱讀

特斯拉四川西藏超充路線貫通可直達青藏高原世界屋脊

全力配合監管!特斯拉中國將FSD 更名為「智能輔助駕駛」

中國特色FSD?特斯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落地中國、僅支援HW4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星巴克宣布重整計畫 關閉北美數百家門市並再度裁員

中央通訊社
02

日本Panasonic裁員1萬人!自願離職最高領「60個月薪資」補償金

太報
03

勞工別再繳錢!「3職業工會」積欠保費 勞保局出手了

三立新聞網
04

全家發票8人中千萬、百萬 這家店超旺!一口氣開出2組大獎

經濟日報
05

他交到女友前 堅持1天買1股台積電!市值破百萬了

EBC 東森新聞
06

這家公司取得多筆 AI 伺服器大訂單 難怪股價逆勢強漲半根停板

經濟日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