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關係陷冰點 印度股市能否振衰起敝?
美國宣布對印度課徵高達50%對等關稅,美印關係陷入空前冰點,印度股市失寵,再加上印度盧比大幅貶值,連漲多年的印度股票型基金今年表現陷入疲態,未來能否振衰起敝,關鍵仍在印度能否在美國壓力及大國角力中全身而退。
企業「中國加一」策略
使印度成受惠國
印度2023年正式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大國,龐大的人口紅利,讓印度近4年一直以平均高達8%的經濟成長率,保有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頭銜。儘管2024年印度的國民生產毛額(GDP)成長率6.5%,比起前一年度的9.2%明顯放緩,但受惠於消費者支出走揚,政府與民間的投資也同步增長,印度今年第1季國民生產毛額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7.4%,優於市場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亦預測印度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可高達6.2%,明年則可成長6.3%,是全球未來2年唯一經濟成長率可超過6%的國家。
印度政府智庫援引IMF數據,對外宣稱印度今年GDP已達4兆1,900億美元,正式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僅次於美國、中國和德國,預計在未來3年內將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不過嚴格來說,這只是一個「數字遊戲」,以印度近10年平均6.2%的高經濟成長率,對比日本只有不到0.6%的低經濟成長率,印度GDP輕易超越日本不足為奇,但印度總人口高達14億7,000萬人,2024年人均收入不及3,000美元,只有日本的8.3%,顯示印度民間的貧富差距明顯過大,全球多維貧困指數報告顯示,仍有高達2億3,400億印度人生活在赤貧當中,印度經濟仍面臨就業增長遲緩、收入差距過大與勞動生產率低下等結構性問題。
無人能及的高速經濟成長、龐大的人口紅利,加上中美貿易衝突下企業「中國加一」(China+1)的風險分散需求,包括蘋果(美股代碼:AAPL)等國際企業正積極提高印度產能與布局,以分散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也讓印度近幾年成為新興市場的新寵,躍升為最受青睞的亞洲市場。
印度親美政策失靈
收高達50%關稅
印度過去幾十年對美政策也無條件高度傾斜支持,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川普(Donald Trump)第1任期時就與其建立極為融洽的關係,去年莫迪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演說更稱「人工智慧(AI)就是『美國與印度』(America and India)的縮寫」,兩人時常互相熱情讚揚彼此的友誼,即使川普今年4月宣布震撼性對等關稅,莫迪也立即親赴美國承諾採購美國產品及增加美國投資,原本各界認為印度可望一馬當先取得美國對等關稅優惠,然而最後換來的卻是高達50%的懲罰性關稅,成為全球極少數美國對等關稅逆勢提高的國家之一,美印關係從如膠似漆到陷入空前冰點,關鍵到底何在?
美要求印停購俄石油
調停印巴衝突成導火線
印度過去對外政策就是在美、俄、中之間取得平衡,從中求取最佳利益,莫迪雖是親美的右派政治人物,但國內輿論反而是親俄多於親美,主要是印度自1971年起便與蘇聯展開緊密合作,有高達70%的武器設備均來自俄羅斯。而且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後,俄羅斯面臨西方國家及其盟友的嚴厲經濟制裁及限制能源進口,俄羅斯把原油出口轉向中國及印度,俄羅斯自2022年開始即提供印度每桶15美元至20美元的原油折扣,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由原本每日10萬桶大幅激增到208萬桶,成長幅度高達20倍,並占印度原油總進口的44%,期間節省多達330億美元的能源費用,因此當川普要求印度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與武器時,面對龐大的經濟利益與國防依賴,莫迪頓時陷入兩難。
此外,川普先前在調停印巴衝突時給予巴基斯坦平等地位,巴基斯坦政府甚至宣布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激發印度民間的極度不滿情緒。
美印關係惡化
將直接衝擊印度經濟
印度經濟高度依賴服務與資訊科技(IT)產業,川普將印度命脈產業,包括藥品、半導體與汽車列入232法案(編按: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去年印度對美出口總額高達870億美元,高達50%的對等關稅若無法調降,涉及的產業除服務及IT產業外,還包括紡織、製鞋及珠寶等傳統產業,均將直接衝擊印度經濟陷入衰退。
面對川普高關稅來襲,莫迪似乎不想完全屈服,反而先擱置採購美國武器與飛機的原定計畫,並聯合其他金磚國家以對抗美國。中印關係過去一度因喜馬拉雅山邊境軍事衝突而陷入冰點,不過近期開始出現明顯和緩,莫迪計畫將於今年8月底訪問中國天津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這是莫迪時隔7年後首次訪中,莫迪還與巴西總統盧拉及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如此的政治豪賭也讓莫迪對外承認,他可能會因這場貿易爭端付出極大的個人政治代價。
印度基金因匯損
抵銷了績效表現
根據理柏(LSEG Lipper)統計,截至8月12日止,印度SENSEX指數今年以來仍小漲2.7%,雖已擺脫4月以來美國對等關稅陰霾,但國內目前共有25檔註冊可銷售的印度股票型基金(不含ETF),以新台幣計價,今年以來平均績效卻大跌12.1%,近3月平均績效下跌3%,近6月平均績效則下跌4.6%(詳見表1),箇中關鍵主要是匯率因素,因為印度盧比兌新台幣今年以來大貶10.7%,抵銷了印度股票型基金的績效表現。
總結來說,印度目前正同時面臨國際貿易摩擦、企業獲利疲弱與高估值等多重壓力,50%關稅衝擊不僅打擊出口導向型產業的獲利前景,也削弱了印度在全球資本市場的避險吸引力,這是有意投資印度者須留意的現實。
(本文作者為理柏(LSEG Lipper)亞太區研究總監)
延伸閱讀
▶台灣、瑞士、印度…還沒收到川普關稅信是好事?美媒直指這個「可能性」
▶無懼川普喊話?蘋果強化印度製造、鴻海斥資450億建印度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