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當星星成為城市名片|該怎麼看 2025 台灣米其林?

1% STYLE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 張世文
圖/米其林指南提供

2025 年《米其林指南台灣》公布結果,再次掀起美食與城市話題。今年不僅有 53 家餐廳獲得星級評鑑、7 家綠星展現永續實踐,新北與新竹更首次入榜,擴大了台灣的飲食版圖。然而,這份榜單真正的啟示,不只是誰升星、誰掉星,而是台灣餐飲正走向一種「雙核心結構」:一端是持續精進、能與世界對話的 fine dining;另一端,則是街角小吃與夜市文化,成為最能代表城市性格的文化符號。當頤宮連續八年蟬聯三星,與台南小吃依舊付之闕如並置,這背後的矛盾其實也是台灣的優勢——我們既能在國際標準中找到位置,也能以庶民味道凝聚文化記憶。餐飲因此不再只是味覺體驗,而成為城市品牌、社會價值與文化身份的共同語言。

說真的,這確實是一個從「輪胎」開始的美食之旅。

1900 年,法國輪胎公司米其林出版了一本小冊子,目的單純:希望更多人開車旅行,順便消耗輪胎。那時汽車尚屬奢侈品,駕駛者需要路線指南與生活便利資訊,因此書中收錄了修車廠、加油站,甚至旅館與餐廳,那顆如今舉世矚目的「星星」,最初只是幫助駕駛找到一頓可靠飯食的符號。

然而,隨著時代演進,這本手冊逐漸超越了它原始的商業出身。 20 世紀中葉,歐洲社會進入消費升級的年代,餐飲不再只是「填飽肚子」,而是展現身份、品味與生活方式的重要場域。米其林指南中的「星星」便在這股潮流中被賦予新的意義——一星代表「值得停下腳步」,二星是「值得繞路前往」,三星則是「值得專程造訪」,你可以說這樣的分級,不僅是飲食評鑑,更創造了一種屬於社會階層的「文化符碼」。

二戰之後,經濟開始轉趨繁榮,這也讓米其林的地位逐步鞏固,而星星的「價值」也跟著進行質變:能在指南上獲得一顆星,對餐廳而言意味著穩定的客源與國際聲望;三星更是「餐飲最高殿堂」的代名詞。許多廚師畢生努力,只為了摘下一顆星,而許多食客願意跨越國境,只為了親身體驗這份獨特,你可以說在近代,米其林漸漸成為成就一個「夢想的體系」:對廚師是頂點的追逐,對食客是旅行的意義。

也正因如此,當米其林走出法國,跨足倫敦、紐約、東京,更在 2018 年跨足台北時,人們的眼光瞬間被再次吸引,它不僅是一份餐廳名單,更像是把一座城市拉入全球餐飲語境的「護照」。能否入榜,代表的不只是廚藝水平,更是城市文化在國際舞台上的可見度。

在台灣 看見屬於美食的「民主化」

當然,這樣的說法或許有點太「攀親帶故」,但米其林確實在台灣轉化了對美食的想像。

2018 年,米其林指南正式進入台灣。第一批榜單揭曉時,媒體同時出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畫面:頤宮以精緻粵菜一舉摘下三星,奠定「國際級殿堂」的地位;另一邊,牛肉麵、滷肉飯等街頭小吃,則透過必比登推介登上國際新聞。對於外界而言,這或許是衝突的景象,但對台灣人而言,卻再自然不過,因為這片土地的飲食風景,本來就是高低並存、沒有壁壘。

在既定印象中,米其林長期象徵著菁英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歐美的觀點裡),與昂貴、優雅、講究的餐桌經驗緊密相連;但在台灣,它卻逐漸演化為一種飲食的「民主化」。這份榜單把「白桌布餐廳」與「路邊攤」放在同一個語境裡,讓米其林的星光落在日常,讓庶民的味道與國際的標準並列。

這裡說到的「民主」好像很「泛政治」,並它並非政治制度的比喻,而是一種文化上的「選擇平權」。當米其林在台灣落地時,它不僅讓頤宮的三星被看見(雖然對此,很多人還是對這個已連續八年獲得三顆星的餐廳充滿問號),也同時讓一碗牛肉麵、一份街邊小吃成為榜單上的亮點,這樣的並置,本身就是一種「美食的民主化」——你可以草根,也可以高大上,這樣的選擇是食客可以自行選擇的。

所謂民主,在這裡意味著高低階層的消解——精緻餐飲與庶民小吃並非對立,而能在同一份指南裡並肩而立;也意味著日常飲食的正當性——街角攤販的味道,與白桌布餐廳的菜餚一樣,值得被書寫、被旅行者專程探訪。更重要的是,人人皆可參與。學生、上班族、國際旅人,都能在米其林指南裡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碗飯。

這樣的「民主化」,正是台灣飲食文化最鮮明的特色。它提醒我們,美食從來不只屬於少數人,而是整個社會共同的記憶與語言,當然,它可能仍然代表的是「外國人」(尤其是法國人乃至於歐洲人)的觀點,但這樣的文化碰撞,未嘗不是好事。

文化碰撞,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台灣的餐飲文化向來沒有嚴格的階級感:一位企業家(我沒影射任何科技大老呀!)可能午餐在街邊小館吃炒飯,晚上再赴高端餐廳參加宴席;學生下課後會買鹹酥雞,假日也可能存錢去吃 Omakase(日式的無菜單料理)。這種彈性與交疊,恰好與米其林「星星 × 必比登」的雙軌架構呼應,甚至在台灣展現出更鮮明的意義。

也因此在台灣社會,米其林的存在並非單純鞏固菁英食客的圈子,反而讓更多人意識到:我們熟悉的街頭小吃,是不是也能成為一種國際語言?這或許是一種文化自信的萌芽,它不只改變了消費者看待小吃的方式,也讓許多攤商與地方餐館開始思考「如何在保留原有精神的同時,將自己放進國際脈絡」。

於是,台灣的米其林故事,從一開始就帶有一種矛盾而美麗的氣質:它既是菁英的殿堂,也是庶民的舞台。

星星的「再」定義

而隨著這股「飲食民主化」的力量逐漸成形,台灣的米其林榜單也開始出現新的趨勢。星星不再只是單純的技藝表現,而是逐步映照出台灣社會價值觀的轉型。永續、跨世代與跨性別,成為三條最鮮明的線索,而這也與近幾年米其林的「給星脈絡」有些許相符。

2025,七家獲得「綠星」的餐廳讓永續從環保口號轉化為餐飲實踐,提醒人們「吃」與土地、碳排、農業之間的關係。此外,年僅 31 歲的夏永岩,憑藉對家常料理的細膩詮釋,拿下「年輕主廚獎」,標誌著台灣餐飲語言的世代交替;更重要的是,今年侍酒師獎與服務獎雙雙由女性摘下,讓高端餐飲舞台的性別結構,再次進行了一種重整,你可以說「被改寫」了,但它確實呈現了一種屬於當代。

如果說「必比登」讓庶民飲食被世界看見,那麼這些新獎項則代表台灣餐飲在價值觀層次上的再定義。從「味覺」走向「態度」,從「技藝」走向「文化」,台灣的米其林故事正逐步延伸出比星等更深的意涵。

然而,當星光開始折射出永續、世代與女性的價值觀時,另一個更深的矛盾也逐漸浮現:米其林的國際標準,是否真的能涵蓋台灣飲食的全貌?

最鮮明的案例就是台南。這座被譽為「小吃之都」的城市,幾乎是台灣飲食文化的縮影。從清晨的牛肉湯、虱目魚粥,到夜市裡的鹹粥、棺材板、碗粿,台南的飲食不是附庸,而是日常的根基。它承載的是庶民的記憶、家庭的連結與城市的性格。然而多年以來,在米其林的星星榜單上,台南始終付之闕如。

這並不是因為缺乏「好吃的餐廳」,而是因為米其林的語境,習慣以餐桌儀式、服務精緻度、廚藝展現來評價「價值」,這與台南的庶民思維有些背道而馳。對米其林而言,一頓餐點應該是完整的體驗,從食材到酒單,從氛圍到節奏,都需達到國際 fine dining 的標準,但在台南,真正的美食記憶,往往來自於一碗只需幾分鐘就能端上的牛肉湯,或是一份幾十元起跳的米糕。這些味道在米其林的觀點下很難「升格」成米其林定義的餐桌儀式(更重要的是,台南的小吃也不想這樣),它們的價值在於庶民的共享,而非精緻的區隔。

這種落差,揭示了米其林在台灣的雙重角色:一方面,它持續推動餐飲的精緻化,讓 fine dining 在國際舞台上被看見;另一方面,它卻也無法全面翻譯台灣庶民飲食的靈魂。或許正因如此,台南的缺席,並不是一種遺忘,而是一種提醒:米其林能為我們建立國際語言,但台灣真正的飲食文化,仍需我們自己去書寫。

雙核心的未來觀點解構

這裡的解決方案,或許是一種雙核心的走向,它並非單一的答案,而是一個呈現屬於在地想像的再次磨合。

一方面,台灣精緻餐飲將持續國際化。更多餐廳會用在地食材與文化敘事,創造「台灣風格的 fine dining」,在國際舞台競逐;另一方面,庶民小吃雖與摘星有一段距離,但透過不同的面向,它已經成為台灣最強大的餐飲符號,甚至比「星星」更具能見度。這種「高端與草根並存」的結構,正是台灣獨特的文化優勢。它同時擁有世界級的三星殿堂,也擁有最貼近日常的夜市風景。

回顧米其林的歷史,它始終是一張地圖,指引人們找到值得前往的地方。在台灣,這張地圖既標記著國際認證的餐桌,也映照出街角的庶民小吃。

2025的台灣米其林榜單告訴我們,永續讓餐飲回應土地,新世代讓年輕主廚重寫餐桌語言,而女性更讓產業創造了多元與深度。當典禮的星光熄滅,留在我們心中的,或許不是名單本身,而是那些閃爍在日常中的微光:一碗熱粥的溫度,一份牛肉湯的清澈,一道融合記憶的料理。(推薦閱讀:與米其林主理人的一席話|從火烤到風味解構,鍾佳憲用料理語言為台灣肉食文化寫下新敘事

真正照亮這座島嶼的,不只是米其林的星星,而是每一張餐桌上,那些屬於台灣的味道。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潮流時尚相關文章

01

當男人愛你時,你怎樣都沒關係;但當他不愛了,這件事千萬要記住!

姊妹淘
02

過期護手霜別丟!5大神用途曝光,最後一個超多人後悔沒早知道

女人我最大
03

27歲華裔女「抖音炫富片」吸粉400萬!網友追看豪宅珠寶日常

Styletc
04

誰信她快50歲!林熙蕾「鏤空戰袍」辣秀S曲線 凍齡樣太驚艷

壹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5大NG設計害你小坪數空間直接浪費!新手中3項就超後悔

100室內設計

廚房防濺別用磁磚!2025年換『烤漆玻璃』,油污清潔省時10倍

100室內設計

新手裝日式風別只看白牆!2025年小宅「這5個細節」多出3倍收納、空間感大升級

100室內設計

6款高CP值情人節禮物!百元~千元多收:小CK、EASY SHOP、ASICS…甜度爆表不傷荷包

Styletc

2025軟裝重點懶人包!選配技巧大公開

100室內設計

七夕情人節送花就近買!統一7-11康是美星巴克等8大通路5萬進口空運紅玫瑰花登場滿額送

景點家

臺灣工藝設計亮相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

幸福空間
影音

有了這台抽屜式洗碗機,媽媽竟判若兩人!? 腰不疼、手不廢,聚會後還能優雅轉身,全靠這台神隊友!|勁威國際 ft.芭比

幸福空間 TV

【香水遇上茶】二款高級茶香分享!歐瓏青玉烏龍、寶格麗綠茶...一聞就被迷住了!

Styletc

韓妞最新流行「白桃慕斯光感妝」!3CE打亮腮紅盤+絨霧唇膏+惹我蜜粉,立即解鎖清冷慵懶的微醺氛圍感

Styletc

木地板、木質門片、木作傢俱有怪聲?盤點木製裝潢熱脹冷縮異音常見原因

100室內設計

誰信她快50歲!林熙蕾「鏤空戰袍」辣秀S曲線 凍齡樣太驚艷

壹蘋新聞網

朱智勛一件襯衫帥翻粉絲見面會、李到晛曬高級貴公子風!男星同款單品搜出來

Styletc

讀空間|鎕荿設計:優雅無界 以流金柔光喚醒家的輪廓

設計王

正面表述如何改變人際互動?三大優點一次掌握

享民頭條

「人生沒有劇本,都是邊走邊想」:不是不準備,而是可以不斷調整

人物誌

妳夠成熟獨立嗎?這4件事別再依賴男人 做自己的女王!

享民頭條

夏日毛孔清零救星!Kiehl’s金盞花神水升級版、肌研台灣限定毛孔緊緻、Inna Organic乳香前導水必收

Styletc

SHUHUA同款!KLOWER PANDOR「ME TIME香水沐浴系列」不只洗香香,更洗出雪白肌

FashionGuide

Coach Kisslock包為何這麼紅?一包難求令創意總監Stuart Vevers無奈喊:缺貨不要罵我啦!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露腳趾恐懼症福音!哈瓦仕推出一雙「包趾人字拖」登上哥本哈根時裝週,成為博主街拍新寵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LV入門珠寶怎麼選?Felix私服「這款」手環必須列入許願清單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BLACKPINK巡演兼曬包!7款「私服包」特搜:Rosé的YSL菠蘿小包、Lisa改拎泰國設計牌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2025首爾必買伴手禮!購物地圖與12款零食、必買美妝保養品一次整理好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2025台中石岡熱氣球嘉年華怎麼玩?「蜜柑狗」熱氣球加入,繫留體驗資訊、表演卡司及煙火一次看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社群火紅的ALO德訓鞋Jisoo也穿上了!時髦百搭程度被譽為是平替款Miu Miu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綠意中的精品序曲《TOP 31接待中心》

室內Interior

2025宜蘭情人節7大活動懶人包!三場音樂會卡司時間、星光鵲橋、浪漫水舞加溫感情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排隊名店Goyard又默默推出2025秋冬mini包款,超限量顏色小紅書已火紅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一生必去!2025 全球最美圖書館Top10揭曉:真實版哈利波特圖書館奪冠、德國修道院圖書館金箔壁畫像走入童話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

當男人愛你時,你怎樣都沒關係;但當他不愛了,這件事千萬要記住!

姊妹淘

法國巴黎到韓國首爾的美妝浪潮!香奈兒進駐101、3CE蝦皮旗艦館首度登台 全妝品項一次入手

Styletc

折疊收納箱NG大公開!2025年收納用品材質評比,一文看懂致命缺點與推薦替代品

100室內設計

27歲華裔女「抖音炫富片」吸粉400萬!網友追看豪宅珠寶日常

Styletc

4minute成員定居峇里島!從偶像到作家,學會「放下」而非「放棄」!

Styletc

浴室翻修只做1件事,空間感激增2倍!2025年最強改造流程與費用公開|中南部百戶案例實測

100室內設計

浴櫃高度沒規劃好,每天洗手超痛苦!2025新標準曝『這數字』最剛好,鏡櫃、收納機能翻倍

100室內設計

優白玻璃裝錯等於白花錢!2025最強升級,這樣選顏值翻倍、抗污耐久再超3倍

100室內設計

2025年家裝新標準:微水泥、藝術水泥這樣用,打造高顏值工業風,空間美感提升3倍!

100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