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拚轉型,一次意外讓轉盈時間大幅延後…艾蜜莉:先想2事再決定是否續抱
其實台泥近年本業算是滿辛苦的,水泥產業競爭激烈、需求又偏弱,本來新的電芯事業是成長點,現在估計出來損失的金額高得嚇人,初步估計損失164億元,扣掉保險理賠最多30億元,母公司帳上大概要吞110億元,等於把去年的稅後淨利113億元幾乎都賠完了…。
台泥近年積極轉型,除了投資綠能事業,在歐洲低碳水泥領域也有布局,2021年在中國的水泥營收占比大約60%,去年已經降至約22%,成功降低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但三元能源科技7月14號發生閃燃,原先因為中國電池低價競爭的關係,三元能源科技的獲利還沒穩定,現在又因發生意外事件造成損失,這樣事業體轉盈的時間點,恐怕也要大幅延後了。
其實對長期投資人來說,這種「非本業」的利空,雖然不等於公司體質出問題,但除了影響帳面損益之外,也會影響市場、股東對未來的信心,尤其這個事業原本是公司寄望的成長引擎。
回到投資觀念,這次事件再次提醒我們:一家公司當下的獲利數字,要看產業特性和背後的穩定性,像台泥這類本業波動不大的傳產,也可能會出現這樣子的重大突發事件;相反的,有些獲利波動更大的公司,就更要在平時做好更高的安全邊際來應對意外了。
面對突發事件,第一反應大多是情緒,但背後其實也代表著市場正在重新評估它的價值。我朋友也持有台泥,我讓他先想清楚2件事:
1.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台泥的比重有沒有大到讓他失眠?
2.如果未來3個月、甚至3年~5年內股價都回不去,生活會不會缺這筆資金?
畢竟公司每次發生利空都是一個獨立事件,但投資計畫要看作是一段旅程,事件會過去、浪會平息,但能不能走到終點,還是取決於每一次波動,是否還記得自己原本的規畫與方向。
溫馨提醒:以上非任何形式個股買賣建議,投資之前請獨立思考、不要跟單,自己為自己的錢負責喔!
本文獲「艾蜜莉-自由之路」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好公司遇到利空…要撿便宜還是快逃?艾蜜莉:先分辨這3件事
▶準備現金就是為了等利空來襲!孫慶龍分享常勝原則:恐慌撿便宜+見好就收
小檔案_艾蜜莉(張紫凌)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