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停電時的食物保存指南!停電後冰箱、冷凍庫的食物能維持多久?這些食物記得丟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更新於 07月07日02:05 • 發布於 07月07日02:05 • Serena Hu, Susan Choung(GH US)

這是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情景:颶風來襲(或是其他自然災害發生),然後你家停電了。電力中斷了六個小時,你的冰箱裡滿滿都是食物。但是不是得全部丟掉呢?別急!我們有一些可靠的食物安全小技巧,讓你知道哪些食物還能保留,哪些是安全可以食用的,以及哪些食物絕對需要從冰箱和冷凍庫裡丟棄掉。

冰箱

停電後食物在冰箱裡能維持多久?

如果冰箱門保持關閉,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說法,冰箱裡的食物最多可以安全保存四個小時。盡量少打開冰箱門,這樣可以讓內部溫度保持得更低更久!

如果你還沒有溫度計,現在是購買一個家用溫度計的好時機,以確保冰箱維持在安全的溫度(最好在停電前就準備好),最佳溫度在35至38華氏度之間(攝氏1度至3度C)。即使是最好的冰箱型號,也可能需要一個「第二意見」。

停電超過四小時後哪些食物還能吃?

如果停電時間超過四個小時,但冰箱內部溫度仍維持在安全範圍內,那麼冰箱裡的食物還可以再保存最多兩個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後,食物就有讓你生病的風險。問問自己:「如果這些食物是在戶外BBQ上一整天,我還會吃嗎?」如果你還是不確定,可以繼續往下看我們的指南,了解哪些應該丟掉、哪些可以保留。

需要丟棄的食物:

  • 肉類、家禽及海鮮:包括熟的食品(如熟食肉、熱狗)、生肉及含有這些食材的料理,如燉菜、砂鍋菜、沙拉和意大利麵等。
  • 乳製品:所有含牛奶的產品,如優格、酸奶油、濃奶油、奶油乳酪、瑞可達乳酪,以及含有這些產品的食品,如起司蛋糕、卡諾里、開封過的嬰兒奶粉等。
  • 植物奶:任何種類,如燕麥奶、杏仁奶、大豆奶、椰奶等。
  • 蛋類:包括生蛋、熟蛋及含蛋的食品,如蛋餅、卡士達、檸檬醬等。
  • 起司:任何軟質起司,不論是整塊還是碎的。
  • 豆腐和植物性肉類替代品
  • 水果及蔬菜:所有已切開或煮熟的農產品、預洗的生蔬菜、新鮮果汁。
  • 麵團:包括披薩麵團、餅乾麵團、冷藏麵包捲及餅乾等。
  • 調味品:美乃滋、奶油基底的沙拉醬、番茄醬、蠔油等如果在高於華氏50度(約攝氏10度)的環境中放置八小時以上,應丟棄。

可以保留的食物:

  • 乳製品:奶油、人造奶油。
  • 起司:硬質起司,如瑞士起司、帕瑪森或佩克里諾羅馬諾,不論是整塊、切片或磨碎的。
  • 水果及蔬菜:包括香草植物;生的且完整的水果、罐裝水果或乾果。
  • 烘焙食品:麵包、捲餅、貝果、馬芬、快速麵包(不須發酵的麵包)、玉米餅和蛋糕。
  • 調味品:番茄醬、芥末、辣醬、果醬、果凍、堅果醬、以醋為基底的沙拉醬、泡菜和橄欖。

有哪種食物不在清單上嗎?千萬別自己試吃判斷——存疑時就直接丟掉!沒有任何食物值得冒著食物中毒的風險去保存。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CatLane

冷凍庫

停電期間,冷凍食品的保存時間比冰箱內的食品更長。滿滿的冷凍庫最多可以保存48小時,半滿的冷凍庫則約能保存24小時,前提是保持門關閉。就像人體靠擁抱來保持溫暖一樣,冷凍食品集中擺放也有助於維持理想的溫度——對於冷凍庫來說,就是華氏0度(約攝氏-18度)。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指引,已經稍微解凍的冷凍食品是可以再次冷凍的,但食物的品質會有所下降。

PHOTO CREDIT: 品牌提供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Women's Health Taiwan美力圈 Line@官方好友,定期給你時髦女子必知道的運動飲食、美妝生活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樺加沙颱風釀災情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彩券行傳奇!埔里「鑫來旺」締造全台唯一「四彩大滿貫」紀錄

聯合新聞網
02

行動電源別亂丟!4大NG習慣恐釀火災,養成「充飽即拔」好習慣!

媽媽寶寶
03

中華郵政發行貓貓蟲咖波郵票小全張 趣味盎然

大媒體
04

送黃金項鍊給大姑當新婚禮!婆婆酸「笑死人」 人妻1句話打臉

TVBS
05

堰塞湖危機未除 解除「紅色警戒」3條件曝光

EBC 東森新聞
06

花蓮堰塞湖17死!衛福部明啟動公益募款「4管道一次看」四大超商都可捐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