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價格只是表象!比特幣再破 12 萬 背後意義你應該看懂
摩根大通、高盛、SEC 三重制度動作曝光


Knowing

發布於 07月23日07:30 • 快訊

比特幣今(23 日)清晨 5 點再度強勢突破 12 萬美元大關!BitMEX 交易所共同創辦人 Arthur Hayes 預測,比特幣(BTC)年底有望挑戰 25 萬美元、以太坊(ETH)則有機會突破 1 萬美元,他認為,若川普推動「戰時經濟政策」將引發信貸快速擴張,穩定幣發行方為取得收益將回頭購買美國國債,間接為赤字融資提供動能,並促使資金大舉流入加密貨幣市場。

對此,台灣加密貨幣交易所 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表示,真正值得關注的,並非價格預測本身,而是加密資產正在被全球金融體系制度性接納的整體脈絡。摩根大通(J.P. Morgan)計畫開放加密抵押放貸,到高盛、川普旗下企業等重量級機構紛紛增持比特幣,這已不只是單一市場利多,而是一場制度信任的重大轉向。

零經驗也能輕鬆交易 - 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

https://tw.hoyabit.com/0708news

延伸閱讀:認識 HOYA BIT 加密貨幣交易所

https://tw.hoyabit.com/BIBLE25Q3

華爾街開始接納比特幣!ETF、信貸、資產配置齊步走

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表示,比特幣再度突破 12 萬美元,看似只是價格上行,實際上是市場結構正出現制度性轉變。摩根大通、高盛、摩根士丹利都考慮將其納入資產組合,美國 SEC 日前批准 Bitwise 10 加密 ETF,讓主流幣種首次以「資產籃子」(Crypto Basket)形式進入機構端的配置邏輯,這代表一種權力轉移的開始,也象徵資本對加密貨幣的重新評價正式啟動。

  • 在信貸層面,摩根大通正籌備自 2026 年起,接受 BTC 與 ETH 作為貸款抵押品,並將與 Coinbase 等託管機構合作,建立鏈上資產的清算與驗證機制。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表示,這意味著加密資產不僅能被買賣,更能參與貨幣創造與信用乘數,這是所有制度性資產的終極檢驗。
  • 在資產配置層面,高盛與摩根士丹利已在 Q2 財報中揭露合計超過 6 億美元的現貨 ETF 部位,這不再是策略性投資,而是結構性納入,顯示比特幣已完成從「觀望配置」到「制度倉位」的跨越。
  • 在監管層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日前批准 Bitwise 10 指數基金轉為 ETF,這是史上首個涵蓋十種主流加密資產的 ETF 組合,涵蓋 BTC、ETH、XRP、SOL、LINK、ADA 等資產。這不僅意味著商品地位的承認,更代表監管方願意讓多幣種資產進入機構端的配置系統,這是過去只屬於 S&P500、黃金與國債的制度地位。雖然數小時後即遭暫緩,但 SEC 強調這是程序性延宕、非否決,目的是等待統一的加密 ETF 審查框架出台。

更具象徵意義的,是川普持股媒體公司 TMTG( 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將比特幣列為核心資產,持倉總值逾 20 億美元,超過現金與其他短期流動性。這不僅是企業資產配置的動作,也代表政治資本對比特幣的認定:它不僅可買賣,而是值得保留的戰略性資產。

加密資產的翻頁時刻!比特幣角色重估中

比特幣再次突破 12 萬美元,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表示:「我們看到的不是一波資金行情,而是整個金融體系正重新定義比特幣的用途與位置。當它不再只是可交易,而是可抵押、可融資、可被企業列帳,代表它已通過最核心的制度信任門檻。」過去比特幣常被視為投機商品,但隨著 ETF 商品結構建立、授信擔保設計進入銀行體系,加密資產已逐步成為「可設計金融商品、可延伸信用循環」的制度型資產,這種轉變來自監管鬆動,更來自資產功能的明確化。

風險未除,監管與風控機制仍是關鍵挑戰

儘管制度接納步伐加快,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也提醒投資人須意識到加密資產制度化後的風險轉化形式,若比特幣成為放貸抵押品,其波動性將直接影響信貸清算與補保壓力;ETF 與企業囤幣雖帶來穩定需求,但在流動性壓力或價格回調時,也可能引發系統性賣壓。鏈上資產作為抵押品時,若未搭配即時風控機制(如 KYT、鏈上監控等系統),仍存在資產來源不明、交易黑洞等風險疑慮。

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指出,未來制度能否長期吸收加密資產,關鍵在於監理能否建立「鏈上資料 × 傳統風控」的混合架構,確保資產真實、可追蹤、具法律強制力。

現在該上車嗎?HOYA BIT 曝最佳入手時機

比特幣屢次突破 12 萬大關,今年漲幅超過 30% 更勝黃金,許多投資人觀望中卻又不敢上車。對此,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建議,與其問現在是不是低點,不如認清比特幣早已從投機資產,轉變為制度認可的長期配置工具,無論是被 ETF 納入、被銀行接受擔保,或被企業視為財報資產,這些訊號都在說明一件事:比特幣的角色正在被全球金融體系重估,它已經站上主流的位置。

HOYA BIT 創辦人彭云嫻表示,我們無法預測比特幣的最高價格,但能確定它不再是過去那種只能投機的資產,當制度越來越穩固,那麼任何時候開始建立投資部位,都是最好時機。建議投資人應以長期視角看待這場制度轉型,在風險可控下分批進場,選擇透明合規的平台作為進入加密世界的起點。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5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