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主動式ETF費用率高值得買?績效真能贏大盤?存股老手:滿足「這條件」才會長期投資

Smart智富月刊

發布於 2天前 • 存股方程式 更新時間:2025-09-02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指數化投資確實非常適合一般散戶,版主(編按:為本文作者存股方程式)非常認同,也非常鼓勵進行指數化投資,但版主自己並不是指數化投資的執行者。無關對錯與報酬率,單純是有其他考量。

上星期五,版主分享自己買了一些主動式ETF,觀察一段時間之後再決定是要加大配置或出清重回被動式ETF,後續收到幾則私訊質疑(延伸閱讀:主動式ETF是什麼?和被動式ETF哪裡不同?5大關鍵差異、優缺點總整理)。

質疑1:多數主動式基金績效落後大盤?

依據研究,超過80%的主動式基金長期績效落後大盤,因此不該投資主動式ETF,畢竟有80%的機率會輸給大盤。

版主也知道絕大部分主動式產品會落後大盤,但不可否認,依舊有大約20%的主動式產品能贏過大盤,且沒有人知道台股這些甫上市的主動式ETF,能否成為那優秀的20%。

如果是嚴格的指數化投資者,肯定會對這些非指數化產品嗤之以鼻,但版主只是指數化投資的支持者、不是執行者,個人投資策略會有諸多其他考量,例如配息、期望超額報酬等…。版主實驗性投資主動式ETF,就是期望能有贏過大盤的超額報酬,就算最後決定增加投資預算,占版主最終資產比率以不超過20%為原則,風險可控,版主也願意承受風險。

質疑2:主動式ETF內扣費用高

主動式ETF內扣費用超高,出發點就先落後被動式ETF一大截,為什麼要投資?

投資最重要的就是「報酬率」,版主認為,只要主動式產品報酬率能贏過大盤,內扣費用高又何妨!版主也不是說內扣費用高低不重要,但不該是投資一檔金融產品的首要考量,一檔金融產品是否值得投資,應該由報酬率決定。

只要報酬率好,版主可以忽略內扣費用。

版主實驗性投入一檔主動式ETF,還不知道未來表現如何,目前還在觀察期,雖然內扣費用確實非常高,只要符合版主的報酬率要求,版主就願意長期投資。

投資是非常個人化的,版主願意冒一些未知風險以取得想要的投資成果。對於不願冒險的一般散戶,版主會非常推薦指數化投資,元大台灣50(0050)、元大S&P 500(00646)、Vanguard標普500指數ETF(VOO)、Vanguard全世界股票ETF(VT)…都是很棒的投資標的。

本文獲「存股方程式」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存高股息ETF,長期提領下資產會「歸零」嗎?存股老手曝看法
高股息ETF的資本平準金、收益平準金會用完?存股老手曝:0056也曾「無息可配」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市值蒸發逾570億 股神巴菲特認投資失誤:對卡夫亨氏拆分失望

CTWANT
02

台灣首見信用卡使用「超搞工」! 台銀這張卡像皮衣一樣要吃油

太報
03

英媒爆輝達砸2.2兆元收購 聯發科「這樣回」股價5日強彈50元

CTWANT
04

輝達傳收購聯發科 聯發科澄清

NOWNEWS今日新聞
05

上市櫃工具大廠再爆「做4休3」中彰投48廠商減班 他嘆:下一步恐裁員

三立新聞網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