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張瑞雄專欄】AI致富狂潮下的道德陰影

Knowing

發布於 2天前 • 張瑞雄 台北商業大學前校長/叡揚資訊顧問

在短短數年內,人工智慧從實驗室研究晉身為造就財富的工具。數十位年輕創業者與技術人才一夕之間晉升為億萬富豪,他們不是繼承了財團,也不是靠著慢火煉金,而是搭上了AI這班速度破表的火箭。在科技史上,從未有任何產業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產生這麼多財富與新興權力中心。這場由語言模型、資料標註與算力基礎建設推動的「AI淘金熱」,讓世界重新反思我們正在見證的是技術的奇蹟,還是資本的幻術?

禮記有云:「富潤屋,德潤身。」今日的AI造富,不乏技術成就,但更值得探問的是,這些財富是否也帶來了與之匹配的社會價值與公共責任。當人們被這波財富激流沖刷得目眩神迷,我們更需要冷靜地審視AI造富現象背後的結構、邏輯與代價。

從技術到財富的超音速傳導,核心在於幾個環節,模型創新、資料資源、算力基礎建設,以及政府與軍方資源的導入。例如OpenAI與Anthropic靠著大額投資快速累積估值,並吸引矽谷最頂尖的人才;CoreWeave與Nvidia則透過資料中心與GPU生產提供算力,掌握技術基礎的命脈;而像Scale AI、Surge等公司,則在資料標註這個看似邊緣的環節中搶佔關鍵位置,甚至將其轉化為「人類智慧輸入AI」的全新模式。

這場造富運動最令人驚訝的,並非只是估值的暴漲與個人資產的飆升,而是這些財富的流動幾乎與傳統市場邏輯脫鉤。不像以往的新創公司需歷經IPO與市場檢驗,如今AI創業者多靠私募基金、主權財富基金、家族辦公室與結構性股份轉讓達成資產流動與增值。這意味著這些財富在尚未面對市場風險之前,就已成為可操作的經濟權力,而背後的風險與責任,卻尚未完全浮現。

進一步觀察這些新億萬富翁的身影,不難發現一種時代特質,年輕、獨行、去中心化。他們多數不走傳統創業路線,有的拒絕上市、拒絕VC,甚至拒絕曝光。他們不是矽谷社交圈的名流,而是「數據隱士」,把創造力投注於如何讓AI更像人,或更超越人。Surge的創辦人便是一例,堅持用詩意與語言學背景訓練AI,並以「數據即人性」為信仰;他們的產品不是App,而是一種知識傳遞與語言邏輯的結晶。

但我們不得不問,這樣的造富模式是否將公共資源與社會公平拋諸腦後。這些AI創業多集中在美國西岸幾個科技密集城市,貧富差距被快速拉大,城市房價飆升、勞工權益模糊、資料標註工人的薪酬與勞動保障不足也屢遭批評。一方面,AI標榜讓世界更公平、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它卻鞏固了知識、算力與資本的既有階級。以一位評論者的話來說:「這些人並不是科技英雄,而是掌握了新時代剝削邏輯的技巧者。」

這些新富者在價值觀上也與過去富豪不同,他們更願意在社交媒體「靜默致富」,但也更強調哲學思辨與人文素養。他們可以引用小說、語言學、音樂歌詞來說明技術願景,讓AI不只是計算工具,而是一種「語意宇宙」。但語意的詮釋權從來都不是中立的,當AI開始學習「誰說的才算對」,我們是否也該質疑誰來教AI這個世界是怎樣的?誰的文化、語言、歷史被納入訓練,又有誰被排除在外?

最終問題回到我們自己身上,這場由AI引發的財富爆炸是否也預示著一個需要重新定義「成功」、「創新」與「價值」的時代?面對前所未見的技術集中與財富重分配,社會如何在追逐效率與創新的同時,保有人文的溫度與制度的公平?

或許我們更應該關心的,不是誰成為了下一個億萬富翁,而是在這場狂飆的浪潮裡,我們是否仍保有自己的信念、價值與節制。AI能讓世界更好,但它不會自己選擇正義。我們要做的,是在掌聲與股價之外,堅持那條通往人性尊嚴的道路。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5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