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跑完步下半身痠痛怎麼辦?專家親授5種「強化髖屈肌動作」,讓你跑步更輕鬆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更新於 11小時前 • 發布於 11小時前 • Lisa Ho, Danielle Zickl(Runner's world)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Hirurg

[table-of-contents title=''][/table-of-contents]

跑完步都會覺得屁股僵硬又痠痛嗎?

我們懂這種感覺。無論是剛結束一段跑步空窗期、挑戰更長的距離,還是提高了訓練強度,各種程度的跑者都可能遇到髖部緊繃的問題。

大部分人第一個反應,可能是拉伸髖部。雖然這樣確實會讓你感覺舒緩,但你真正需要的,其實是強化髖屈肌。就像臀大肌、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和後側腿後肌群一樣,髖屈肌也需要足夠強壯,才能在每一步幫助你向前推進。

為了更深入了解訓練髖屈肌的好處,以及最有效的訓練動作,我們特別請教了兩位同時身兼跑步教練與私人教練的專家。有了他們的專業建議,你很快就能跑得更久、更強壯。

先了解:什麼是髖屈肌?

髖屈肌是位於髖部前側,連結大腿與骨盆的肌肉群,認證私人教練、同時也是 RRCA 認證跑步教練的 Erica Coviello 解釋道。

「跑者最能感受到、需要強化的主要肌肉,就是髂肌 (iliacus)腰大肌 (psoas major),通常合稱為髂腰肌 (iliopsoas)」Coviello 說,「它們負責抬起膝蓋、帶動腿部向前,以及維持髖關節的穩定性。」

跑者強化髖屈肌的好處

在混合訓練日,加強訓練髖屈肌有許多好處。以下,Coviello和Ripps兩位教練將待我們憶起了解強化髖屈肌的三大好處:

1. 預防疼痛與傷害

根據教練 Karina Ripps 的說法,強化髖屈肌能減少下背部和腿後肌群的負擔。因為當髖屈肌太弱時,身體在動作中會過度依賴下背或腿後肌群,導致這些部位承受過多壓力,進而引發疼痛甚至受傷。如果你在長跑或高強度訓練後,常常感覺下背或腿後肌群痠痛,那可能就是髖屈肌太弱的警訊。Coviello 提醒,這可能是受傷的前兆,甚至會讓你被迫中斷訓練或比賽。

2.改善跑姿

「我常說髖屈肌就是跑步步伐的祕密,」Ripps 表示:它們幫你抬膝、推動雙腿向前。當髖屈肌夠強壯,你的步伐就會更順暢、更有效率。

良好的跑步機制(例如穩定的抬膝動作)能讓跑起來更省力,同時跑姿也更有力量。

研究也支持這個觀點。2018 年發表於 PeerJ 的一項研究,針對 39 名受過規律訓練的跑者進行分析,發現髖屈肌與髖伸肌的力量平衡,與跑步的能量消耗息息相關。研究者因此建議跑者在訓練計畫中加入髖屈肌強化運動,以改善力量平衡,進而提升跑步效率。

3.幫助你跑得更快、更久

定期訓練髖屈肌能提升肌肉耐力。Coviello 解釋,髖屈肌的耐力越好,就能支撐你跑得更久而不易疲勞。

所謂肌肉耐力,是指肌肉在長時間下持續發力的能力。當髖屈肌能更長時間承受負荷,你的跑速與里程表現自然會提升,而且整體跑感也會更輕鬆。

早在 2005 年,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就發表研究指出:參與 8 週髖屈肌阻力訓練的跑者,40 碼衝刺時間縮短了 3.8%,而折返跑時間縮短了 9% ——證明強化髖屈肌確實能直接提升速度表現。

如何判斷你的髖屈肌是否無力?

如果你持續感覺髖部前側不適或緊繃,那可能就是髖屈肌無力的訊號。
「很多跑者會以為只是太緊了,所以拼命拉筋,但其實當髖屈肌感到痠痛時,往往是因為缺乏力量、在過度使用後出現疲勞。」Coviello 說。

此外,Ripps 補充,如果你在跑步時很難把膝蓋抬到與髖同高的位置,那也是需要強化髖屈肌的另一個跡象。檢測方式很簡單:在跑步途中(或熱身前),單腳依序抬膝,目標是膝蓋能抬到略高於髖部。「如果你無法接近這個高度,或覺得身體開始代償——像是向後仰或用骨盆去帶動,那就表示你的髖屈肌需要關注了。」Ripps 說。

Ripps 建議透過一些簡單的自我檢測,例如「高抬膝行進」,觀察髖屈肌是否有有效參與抬膝的動作。「在高抬膝時,你應該能清楚感覺到髖屈肌在啟動並驅動膝蓋上抬,」她解釋。

另一個檢測方式是 Thomas Test(湯瑪斯測試)。Ripps 說,做法是:平躺在桌子(或長凳)的邊緣,一側膝蓋抱向胸口,另一條腿自然垂掛。如果垂下的腿高於桌面水平,或是難以保持平放,就代表髖屈肌有緊繃。「這是一個很好的檢測方法,因為它能孤立髖屈肌,幫助你判斷是否限制了完整的活動範圍。如果這裡過緊,就可能導致跑步時不適,也顯示你需要同時進行伸展與強化訓練。」Ripps 說。

如果你能通過 Thomas Test,但仍然覺得痠痛,那麼重點就不是拉伸,而是增強力量。以下就是針對髖屈肌的訓練動作。

五個增強髖屈肌力量的動作

如何使用這份清單:

準備將髖屈肌訓練加入你的力量訓練計畫嗎?以下是專家最推薦的 5 個動作。目標是每週至少 2 次,每個動作做 2-3 組,每組 10-12 下

1# 彈力帶屈膝

PHOTO CREDIT: Samantha Rothberg

為什麼有效:這個動作模擬自然跑步步伐,有助於增加步幅力量與平衡感。

做法:

  • 雙腳與髖同寬站立,雙手放在髖上。
  • 在雙腳套上迷你彈力帶。
  • 右膝抬向胸口,然後慢慢放回地面。
  • 左膝抬向胸口,然後慢慢放回地面。
  • 交替進行,完成所有次數。

2# 仰臥抬腿

PHOTO CREDIT: Julia Hembree Smith

為什麼有效:仰躺並慢慢抬腿可以直接鍛鍊髖屈肌。這是一個簡單動作,重點在於姿勢與控制。Ripps 提醒:動作速度要慢,才能充分控制肌肉。

做法

  • 仰躺在地面,雙腿伸直,雙臂放在身旁。(可將手放在下背下方以支撐,手掌朝下。)

  • 雙腿並攏,慢慢抬起,直到垂直於地面。

  • 慢慢放下雙腿,保持離地幾吋。背部貼地,避免拱背。

  • 重複動作。

3. 死蟲式

PHOTO CREDIT: Trevor Raab

為什麼有效:死蟲式是一個簡單的地面動作,可以同時鍛鍊髖屈肌與核心肌群,且不需器材,可在任何地方進行。

做法

  • 仰躺,雙腿抬起、膝蓋 90 度,正對髖部。

  • 雙臂伸直,手與肩同寬,作為起始位置。

  • 左腿伸直向地面放下,同時右臂伸直向上放下。

  • 停頓後回到起始位置。

  • 換另一側,持續交替。

4# 懸垂抬腿

COPYRIGHT: Getty Images

PHOTO CREDIT: freemixer

為什麼有效:無論使用健身椅或單槓,「這個動作能有效鍛鍊髖屈肌,並同時增強力量與穩定性」Ripps補充:腿伸直可增加挑戰。

做法

  • 雙手正握單槓(手掌朝外)並抓住。

  • 雙臂伸直,懸掛在單槓上。

  • 收緊核心,抬膝至約髖高度,保持身體穩定,避免晃動。

  • 慢慢放下雙膝,伸直雙腿。

  • 重複動作。

5# 階梯踏步

PHOTO CREDIT: Joshua Simpson

為什麼有效:類似高抬膝行進,但加入高度,能更有效鍛鍊髖屈肌。

做法

  • 雙腳與髖同寬站立,雙手放在髖上,面對階梯、長凳或箱子。

  • 右腳踩上階梯,膝蓋彎約 90 度,作為起始位置。

  • 藉由右腳發力,將身體抬上,右腿伸直,左腳踏上階梯與右腳並齊。

  • 左腳放回地面,回到起始位置。

  • 完成所有次數後換另一側。

COPYRIGHT: Hearst Owned

Women's Health美力圈SAY

強化髖屈肌,不僅能預防運動傷害,還能提高你的運動表現。

⚡️時髦女子必知!美力大小事一次看

立即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只在週末運動比較好?還是平日固定運動?研究曝女生在「這時間」運動益處最大

>> 想減肥該做什麼運動?專家點名「9種」燃脂最有感,第一名不是跑步

>>研究顯示運動真的能抗老!除了跑步、瑜伽還有這「4運動」都上榜

*本文由 Women'sHealth Taiwan 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

加入Women's Health Taiwan美力圈 Line@官方好友,定期給你時髦女子必知道的運動飲食、美妝生活大小事!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