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WHATs NEXT》美國安卓樂資本(Andra Capital)董事長林家振:企業端的採用狀況,是衡量AI成效的最客觀指標

Knowing

發布於 09月19日01:00 • 何渝婷

「對於台灣 AI 新創而言,成功關鍵在於建立可量化、可擴展的企業用戶基礎,透過企業端的實際採用證明價值,進而吸引國際資本。而AI對企業成長的顯著貢獻,建議新創團隊應以市場需求與客戶採用為導向,打造真正落地的解決方案。」美國安卓樂資本(Andra Capital)董事長林家振,在第10屆WHATs NEXT台灣網路產業高峰會中表示。

《財星》(Fortune)美國500強的大企業在導入大語言模型之前,每年的 EPS 平均成長率約為 9%;而在導入 AI 後,平均成長率提升至 16%,大型科技企業市值也從 8 兆美元增加至 16 兆美元,短短幾年就創造了與過去企業成立累積相當的價值。

也可以從我們美國安卓樂資本所投資的幾個產業領導者,也是全球前十大的獨角獸例如Palantir、Space X、xAI、Stripe、Databricks、Scale AI看出,企業願意付費使用 AI 或軟體訂閱服務,顯示其在增加收入與降低成本方面對這些財星前500大企業或是政府所帶來的實際效益。就連才正開始有企業用戶和政府要採用的馬斯克創立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或是AI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 AI和Skild AI,我們也是用這樣的分析與調查方式來做投資的評估。

林家振分享美國安卓樂資本所投資的全球前三大AI大語言模型公司Anthropic,原先預估前年營收約 5,000 萬美元,但實際達到 8,000 萬美元,去年成長到10億美元,今年前四個月更成長至 25 億美元,且大部分營收來源皆為企業客戶。他認為,企業端的採用狀況是衡量 AI 成效的最客觀指標。

而對於台灣新創團隊如何吸引國際投資,林家振指出,首先需要評估是否值得投入時間與資源來吸引國際資金,避免機會成本過高。

他提到,即便是策略性投資的國際機構,也可能因為規模或市場成熟度而不願直接投資台灣公司,資金進入台灣往往需要透過本地資源或有台灣背景的團隊協助;而且術或商業模式本身並非吸引資本的唯一重點,企業用戶數量與採用情況才是最關鍵指標。

「我們會觀察《財星》500強的大企業有多少部門實際綁定這些AI或企業用軟體服務的長約,這些數據反映出新創產品在市場上的實際價值與可持續性,比單純的技術評估更能說服國際投資者。」林家振分析道。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科技相關文章

01

高通峰會直擊!執行長阿蒙:6G商用裝置最早2028年問世,AI代理人將改寫手機角色

今周刊
02

【專訪】Chainvestigate執行長陳采履:幣流分析不只是打詐工具,更是Web3時代信任的基礎!

Knowing
03

打造星際之門 OpenAI、甲骨文、軟銀擬蓋5座資料中心

路透社
04

印度法院駁回馬斯克社群媒體X訴訟 網路監管機制有效

路透社
05

Disney+從10月21日起調漲美國訂閱費 連4年漲價

路透社
06

路透:川普25日將簽署TikTok協議

路透社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