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人生的分水嶺是羊水?羨慕別人有富爸媽?過來人:扭轉命運終究仍得靠自己

Smart智富月刊

發布於 08月21日01:00 • 畢德歐夫 更新時間:2025-08-20

圖片來源:Adobe Firefly

看過一些網路影片,也理解為什麼有些標題總會吸引人,進而吸引到很多的眼球關注,抱怨這社會的一切,檢討別人的家庭條件太好,工作怎麼樣都不滿,總之都是他人的問題…。

這類內容都會有很不錯的觀看人數,相反地,如果是講些可以怎麼做會更進步,一些檢討自己的硬功夫,要怎麼進修自我能力的那種,這種往往很冷門,平均觀看數會遠低於前者,久而久之許多自媒體人就會朝那方向去製作影片。

這看似很簡單的道理,其實仍有很多人不知道。

網路上虛虛實實,有時候看到一些錯誤觀念的影片,總會啞然失笑,但看到觀看人數那一欄,又會認真思考,這一切是怎麼一回事?是否社會風氣真想躺平的人真有這麼多?跟現實生活遇到的又大不同。

這社會是這樣,我們沒辦法靠別人扭轉自己的命運,終究還是要靠自己做些什麼,才可能有明顯改變。

政府的任何政策出爐,都有人受益,也有人受害,沒有那種照顧到百工百業、全體人民都滿意的政策。

舉例來說,常聽到有人說台灣薪資長年不漲,於是政府積極在過去幾年調高基本工資,漲幅絕對很有感,因為許多小企業甚至都關了,很多餐飲小店家也乾脆選擇夫妻2個人做就好,不請人了,這樣的狀況是這些年很常看到的。

但基本工資上漲到明(2026)年就逼近新台幣3萬元,5年內拉到3萬5,000元機率也很高,那原本薪水領4萬多、5萬多的工作者,變成這群人感到壓力,因為薪資沒加,物價卻急漲,別忘了基本工資調漲這件事,物價也跟著連動上揚。

當基本工資來到3萬5,000元的那天,新人進來的薪資跟自己的4萬,僅差5,000元而已,那這比較資深的員工肯定百感交集。

又例如2023年8月推出的新青安政策,原本一個打拚到40歲、財務能力還不足以買房的人,這時候因政策順利購屋了,有著寬限期5年的優勢,也有40年房貸的緩衝,慢慢還貸款至少付得起,順利成家,開開心心。

但也有同一時間才22歲、24歲的畢業生,根本還在求職四處找工作,累積第一桶金還沒著落,那這政策一宣布,上車的人上車,數據資料顯示約有12萬戶上車了,舊有的青安政策先不看,光是這新青安(截至今年4月)就多了12萬人核貸成功,可是房價就這樣一去不回頭,於是沒家人幫忙的年輕人覺得受害了。

投資理財這事情還是趁早比較好,常聽周圍的不少朋友們唉唉叫,覺得工作壓力很大,藉由酒精排解壓力或出國旅遊Shopping的,那案例非常多,所得都還不錯。

投資理財要趁早

可是工作超過10年,買房的頭期款常常還是要靠原生家庭幫忙出一些,週末六日就是靠著吃高檔料理當作犒賞,問題在於這樣的人生太不踏實了,我們會比較期盼另一種人生,就是「財務沒自由沒關係,至少有朝目標前進」,既然不想要待在那個鬼職場環境,那更要早點投資理財,讓自己可以「選工作」而非「被工作選」。

如果花3,000元、5,000元吃頓飯,然後到週一又開始上班症候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身體健康也失去了。

「所謂的自由來自於自律」大家畢竟都是成年人,不一定會想講太多,我們聽人講些抱怨也是聽過就算了,不便發表太多意見,除非對方真的誠心求教,要不然我們就是靜靜看著人來人往,好好過自己的生活最實在。

富有是一種態度

富有是一種態度,想要有錢這句話我們常聽到,夜深人靜時要問問自己「為此做了些什麼準備?」

遇過這樣的人,怎麼樣都要反駁,讓人無力,買指數型ETF說這個賺太慢很無聊;買房子說根本沒頭期款,不吃不喝也籌不出來;再不然說現在房價高點等崩盤,結果一季跌3%說這是崩;股市很可怕說這不能碰,因為90%以上的人都虧錢;保險費繳了就是浪費,覺得拿來生活用不是更好;黃金又不會配息,買這幹嘛。

債券這什麼東西啊?實在太複雜別講這個。勸說要存錢,又說薪資這麼低沒辦法存;一轉頭卻是去吃一餐數千元的飯,買了一台200萬、300萬的車,因為便利又拉風,接著隔幾個月見面說每月的車貸很辛苦,是不是有什麼股票明牌報一下可以賺比較快?

上述句句實言,毫不誇張。

相信專欄讀者們的身邊也常聽過這些話語,也因此才會說富有是一種態度。

寫這些觀念無非是因為讀者們主動來閱讀,若是看不慣那不來看也就罷了,真實生活我們不一定會跟人家講這些,以免被人家說雞婆,不小心得罪人還不自知。

永遠不要忘記,寄望政策對我們有利,這是被動,關鍵還是自己要主動做些什麼,平常的積極儲蓄是為了等機會來臨時,有銀彈可以使用,而不是機會來臨了手上無任何銀彈,那即便房價跌了20%、股市跌了20%也沒用。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延伸閱讀
每月投資金額不到5000有效果?血淋淋的殘酷現實:想提早退休,這3要素缺一不可
再努力也買不起房,躺平就好?過來人分享:不要在該拚搏的時候選擇躺平

小檔案_畢德歐夫

現職為外資券商當沖交易室經理,曾管理超過30位交易員。學生時期開始投資股票,20歲開始國內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而後延伸至國際外匯、指數、活牛、農產品與美國公債期貨,22歲賺到了第一個百萬。而後進入外商當沖交易室學習,累積交易筆數超過125萬筆。著有《我在計程車上看到的財富風景:往上翻身與向下墜落的關鍵瞬間》。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產品遭美國海關暫扣! 巨大發緊急聲明:影響營收約4%~5%

中廣新聞網
02

快訊/經濟部證實自行車龍頭巨大公司涉不當勞動 即日起遭美國暫時禁止進口

太報
03

南非更名並降等台灣駐處 經濟部「回敬」晶片出口管制

商傳媒
04

捲入「台版馬多夫」保盛豐詐騙案 華南永昌投信累虧逾資本額1/2 

太報
05

0050持續霸榜、穩坐ETF存股王!00878、00919…高股息ETF的存股信心消失中?

Smart智富月刊
06

台股新高26307點、台積電1340元還能上車?他公式拆解:2330有400元空間、指數推升力3千點

今周刊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