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小心!把 ChatGPT 當「心理醫師」沒保密義務,個資與聊天內容恐成法律證據

三嘻行動哇 Yipee!

發布於 07月30日04:29
(圖片來源:This Past Weekend w/ Theo Von #599)

你曾經把煩惱或感情問題直接丟給 ChatGPT,看看它會提供什麼樣的建議嗎?最近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接受美國播客 Theo Von 的 Podcast 節目專訪時提醒,有不少使用者把 AI 當成心理醫師或生活顧問,但要注意的是和 AI 聊天完全沒有醫療、法律諮詢的「保密義務」。

Altman 強調,目前 AI 並沒有明確的法律規範來保障對話內容與隱私,所以不像和醫生、律師、心理師聊私事有法令保護。因此,一旦和 ChatGPT 的互動遇上法律糾紛,只要法院要求 OpenAI 就必須依法交出相關對話紀錄。

也就是說,AI 沒有義務為你守住祕密。

缺乏法律保護,AI 對話恐成法院證據

Sam Altman 在專訪中表示:「很多年輕人會把人生最私密的事都跟 ChatGPT 說,不管是問感情、聊生活、徵詢建議等等。但是這和與專業人士談話不同,AI 沒有被要求遵守保密條款。」這也代表,只要法院要求,使用者與 AI 所有的對話紀錄都有可能被公開,而且成為呈堂證供。

Altman 認為這樣的狀況並不合理,使用者與 AI 聊天內容應該要擁有與醫療倫理、法律諮詢相同的保密義務,但目前產業與立法都還沒跟上腳步。

用戶隱私成疑慮,OpenAI也曾為資料保密抗爭

Sam Altman 透露聊天內容沒有保密保障,其實已經影響到不少使用者對 AI 的信任與使用意願。尤其是生成式 AI 需要仰賴網路大量資料學習,但資料可能會被法院要求提供使用者資訊,這可能讓部分使用者感到擔心。

以 OpenAI 和《紐約時報》的侵害著作權訴訟案為例,法院就要求 OpenAI 必須保留全球數億使用者的對話紀錄,但不包含企業版用戶。OpenAI 也因此提出上訴抗議,擔心這會危及使用者的隱私與信任。

與 AI 聊私事前建議再三思考

面對這些爭議,Sam Altman 也給出建議,還沒完全搞懂 ChatGPT 的隱私規範前,千萬別輕易在 AI 上聊太多私密內容。這句話也給所有習慣把煩惱交給 AI 的使用者一個重要警示。

▶ 延伸閱讀

圖片及資料來源:TechCrunch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星巴克宣布重整計畫 關閉北美數百家門市並再度裁員

中央通訊社
02

日本Panasonic裁員1萬人!自願離職最高領「60個月薪資」補償金

太報
03

勞工別再繳錢!「3職業工會」積欠保費 勞保局出手了

三立新聞網
04

全家發票8人中千萬、百萬 這家店超旺!一口氣開出2組大獎

經濟日報
05

他交到女友前 堅持1天買1股台積電!市值破百萬了

EBC 東森新聞
06

這家公司取得多筆 AI 伺服器大訂單 難怪股價逆勢強漲半根停板

經濟日報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1

留言功能已停止提供服務。試試全新的「引用」功能來留下你的想法。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