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專題|感受音樂 躍動身體 銀髮組舞團 跳出防跌舞步
隨着音樂律動、翩翩起舞,對一般人而言可能非常簡單,但對一班老友記來說,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實上,對長者來說,原來舞蹈還可以是學習防跌技巧的重要工具。由社區文化發展中心推動的一個以舞蹈為基調的防跌項目「銀舞翩翩 ——樂齡舞動防跌計劃」,就向長者提供綜合舞蹈及舞蹈動作治療訓練,旨在通過舞蹈,提升其防跌能力和抗逆力。從而改善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驚喜的是,課程卻讓一群長者們找到跳舞的樂趣,甚至組為了一隊防跌舞團翩翩起舞,登台演出。
記者:陳穎琳/攝影:蘇文傑
75歲的鄔耀基與太太胡秀好是「銀髮翩翩」的成員,鄔生表示,一開始是因為太太常常「宅」在家中,不願外出,也不願意出社區。鄔生認為這樣對健康不太好,加上太太患有高血壓,所以便推動鄔太一起參加防跌舞蹈班。鄔生表示,一開始反而自己覺得「麻麻地」喜歡,因舞蹈班始終女性較多,「男性最多只有一、兩個,我是其中一個,跳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很無趣。」惟鄔生指,上課以後真的感受到自己身體變好,「第一,身體柔軟了,以前骨骼很硬;第二,對腦部好,我本來記憶力不太好,但跳舞時要跟著舞步,須「強迫」自己學習、練習,練着練着腦筋也清晰了,身體亦健康了」。鄔太則表示,比起以前不愛活動的自己,在參與防跌舞蹈班後,腳步變得穩定,跟著音樂心情也會開心了,不會再很抑鬱了。
另一方面,同為成員之一的曹笑心,現年71歲,她表示自己已達退休年紀,參加不同的活動也有約十年八年,「我經常跟別人說,學了這麼多東西,最開心就是跳舞。再加上治療師還會不斷提醒我們,教我們如何防跌,如何站得更穩。」60歲的王惠霞亦說,自己是一個很常跌倒的人,走幾步就會出現偏差,有時甚至會跌得整個人都「瘟瘟沌沌」,「(經過上課)年輕人教會我們很多東西,我們很樂意學習,他們也很樂意教我們。」他們均認為,把舞蹈與防跌技巧結合在一起對學習很有幫助。
「銀舞翩翩 ——樂齡舞動防跌計劃」中所提供的課程由註冊舞蹈動作治療師、資深職業治療師和註冊護士等策劃、設計及評估,團隊將體能訓練及舞蹈動作治療結合舞蹈及音樂,編成一支防跌舞,每節課堂由職業治療師針對防跌等體能訓練,融入防跌舞的訓練,提升長者的手腳協調能力,平衡力及肌肉力量,可有效增強其步行活動能力,並大大減低他們對跌倒的恐懼感。美國註冊督導級舞蹈/動作治療師郭欣欣指出,有國際文獻指出,長者跌倒的原因或與心理狀況有關,「學者發現一個叫做『 害怕跌倒』的狀況,曾跌倒的人會因為太恐懼而再次跌倒。我們想滲入一些有趣的元素,讓長者享受學習,同時達到訓練效果。」郭欣欣補充,課程中的肌肉訓練均經過專業設計,使長者能在步行方面有改善,反應比以前快。「跳舞要跟上拍子與反應有關,在一些最新的防跌研究裏,被稱為『對跌倒的反應』,即回應將要跌倒的反應,也是重要的。」
為了能夠更精細地調整老友記舞步,機構找來舞者義工擔任計劃的舞蹈助理。孫葆宜(Zoe)本是跳芭蕾舞出身,大學開始接觸街舞;黃偉鴻(ifung)為自由舞蹈者,跳街舞已有3年。黃偉鴻指出,他們的工作是把舞步再分拆得更細緻,配上口訣陪老友記練習,讓他們能更易記。他們又發現,部分看似輕易的動作,對長者也有難度,「例如舉手,但長者可能有肩周炎難以舉起,我們就立即調整、改良動作或利用一些拉筋方法協助他們,令他們不會覺得自己簡單動作都做不到而失落。」孫葆宜亦表示,基於曾經跳芭蕾舞的經驗,她認為身體的質素與柔軟度有莫大關係,「純粹是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其實對長者來說已很有用。他們的筋骨鬆一點,對日常生活也有幫助。」孫葆宜又說,自己也是由奶奶陪伴長大,明白長者的身體機能會日漸減弱,認為今次計劃是幫助長者培養協調及防跌,實在非常有意義。」
「銀髮翩翩」舞團於接下來的8月至9月獲邀在香港舉辦的共融舞蹈節中表演,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郭欣欣表示,未來希望可以針對長者回應跌倒的反應再做更多,對於長遠發展亦有望給長者帶來更多的表演機會,將正面信息推廣給其他長者。
▼訪問片段▼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