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入公屋單位滲水至鋼筋外露 苦主:落雨唔整 好天話冇師傅
公屋舊樓保養不佳令住戶頭痛,《東呼即應》早前接獲居於李鄭屋邨頂樓單位的住戶求助,指30多年前租住該單位時已發現天花板滲水,房署曾派人打針(灌漿補漏),但兩、三年後又再滲水,再報告房署,卻只派人影相並沒後續跟進。7年前他購入該公屋單位,曾多次向管理公司反映滲水,對方亦是「得個睇字」。
75歲的李先生居於李鄭屋邨頂樓單位已逾30年,並於7年前購入該單位。他表示,滲水問題早在搬入後一年已出現,當時房屋署曾派員進行灌漿補漏,短暫解決問題,但兩、三年後滲水再現,情況逐年惡化。「呢兩年特別嚴重,客廳、房間、廁所周圍滴水,滴到鋼筋都露出嚟。如果再唔處理,可能會穿窿!」李先生無奈說道。滲水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更令他屢次滑倒,甚至因睡眠不足、血壓問題多次入院。
《東呼》團隊早前聯同香港工程公正行檢測主任林建輝到李的單位實地考察。當日屋外風雨交加,屋內天花「滴滴不休」,濕度探測器顯示睡房天花濕度高達96%,廁所更達99.9%。林建輝指出,單位天花濕度嚴重超標,肉眼可見每兩、三秒便有水滴落下,部分位置的批盪已脫落,鋼筋生銹,存在混凝土倒塌風險。「呢幢樓嘅屋頂係斜頂設計,疏水方式本應理想,但可能係防水層老化或結構瑕疵導致滲漏」,他指長遠下去,水分可能滲入牆身,甚至影響樓下單位。他續指,滲水帶來的黴菌及鬆散批盪灰塵更可能影響住戶健康。
林建輝表示,解決滲水問題並非難事,只需在天台鑿開瓷磚,重新鋪設防水層並試水,確保無滲漏後封回即可。然而,李透露,房屋署及物業管理公司多年來推搪責任,維修承諾一再落空。李表示,「佢哋話要好天氣先可以做防水,話落雨唔得。等到晴天又唔來,話要等師傅得閒,推來推去,幾年都未整好」。
議員梁文廣指,李鄭屋邨天台滲漏問題並非一宗半宗,自己也正在處理一些個案。《建築物條例》指出如果是天台這種公共地方滲水,責任全部在管理此公共地方的團體身上,即業主立案法團和相應管理公司必須要承擔先行維修的責任,認為房委會有最大責任向法團重申此個責任。
房屋署回應查詢時表示,李鄭屋邨的公用地方(包括天台)由業主立案法團及其委聘的物業管理公司負責管理和維修。根據紀錄,署方於2019年曾為李先生單位的天花石屎剝落進行維修。雖然單位已出售,但天台滲水可能影響大廈整體質素,署方已去信法團要求盡快跟進。
涉事管理公司回覆指,與李鄭屋邨的合約已於今年2月16日結束。接手的管理公司則指接任至今未有該住戶的投訴紀錄,前任管理公司移交的文件亦未發現有該事件的報告。接獲查詢後,已立即聯絡李先生及到訪其單位,駐場工程主任和技工對天台情況進行勘察及採取臨時處理措施,並計劃於2026年9月前透過「樓宇更新大行動2.0」展開維修。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