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憂瓜分的士市場 倡「補充性質」開放網約車 防止惡性削價
運輸局近日向立法會提交網約車規管框架,針對營運平台、司機及車輛實施發牌制度。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主席林偉江今日(3日)表示,業界雖歡迎立法,惟對網約車數量開放及收費機制存有憂慮,搶心若全面開放網約車數量,恐瓜分的士市場,影響司機收入,尤其年長司機轉職困難。他建議以「補充性質」逐步開放網約車,並維持收費管制,防止惡性削價。
林偉江在電台節目上指出,自2014年網約平台進入香港,的士業界一直要求政府規管「非法載客」。他認為,新框架將「非法取酬」合法化是進步,但與澳門及內地相比,香港規管已滯後。澳門早已禁止網約車,內地則因初期無總量管制引發惡性競爭。據政府統計,香港每日點對點服務約80萬人次,的士承載逾60萬,網約車僅佔10餘萬。
另外關於的士車隊方面,星群的士始創人鄭敏怡在同一節目上透露,車隊7月訂單量較6月增長逾一倍,顯示市民逐漸接受車隊服務模式。星群的士現有160輛電動車,主打六座位服務,採用香港大學研發的智慧派單系統,綜合考量司機工時、車輛電量及交通狀況,較傳統「搶單」模式提升30%司機收入。系統支援7天內預約服務,尤便機場接送等固定行程。她又指,車隊計畫加強跨境合作,與海外平台對接,未來旅客可透過國際APP預約本港的士。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的士車隊是行業改革的重要一步。隨着5支車隊於7月底陸續營運,更多品牌車隊將於市面行駛,各車隊積極招聘司機,供應預料增加。市民反饋指車隊司機態度良好,規管制度要求車內安裝攝錄機及行車紀錄,相信車隊服務將持續進步。當局將於機場口岸等地區加強專屬上落客位指示及宣傳。
政府亦表示,的士車隊在初階段會有磨合期,但聽到不少曾使用的士車隊的市民指司機態度不錯、有禮貌,現行規管制度亦包括要在的士內安裝攝錄機、要有行車紀錄等,相信車隊未來會做得更好。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