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A1:物流署長中箭 補鑊稱求變 聞問責即閃
政府招標樽裝飲用水遇詐騙,事件擾攘近一周,檢討政府採購機制專責小組昨日舉行首次會議,「潛水」多日的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陳嘉信首次向公眾交代事件,指事件涉及詐騙,物流署難以察覺問題,但該署仍責無旁貸,署方在程序上確有不足,就此致歉。然而,連日來的調查及證據顯示物流署審標十分粗疏,巨額公帑輕易可落入騙徒之手已引起公憤,媒體紛追問陳嘉信會否問責及如何問責,陳均「閃縮」避而不談,沒有正面回應。政府高層則稱,十分重視事件,「公務員有明確懲處機制」。有議員認為,公眾不會那麼容易收貨,陳的致歉只是開始,大家希望看到有承擔的「人」站出來。
截至昨天山寨水事件已踏入第6日,陳嘉信昨日解釋,由於假水事件過去數日都有新發展,物流署忙於處理跟進工作,包括協助調查、回應查詢,以及其後的飲用水供應安排等。今次事件凸顯現行採購機制未有足夠能力去完全堵塞存心詐騙的投標者,事件中涉及不當手段取得真實文件或偽造文件以滿足投標要求,令物流署職員未能及時察覺有造假成分。陳續指,今次檢討會特別注意如何提高警惕,以防範詐騙。
各界關注官員如何為事件問責,尤其供應商財務狀況差,有詐騙前科,為何仍然能中標?物流署中人是否涉官商勾結丶私相授受?陳嘉信都未有正面回應,僅稱現行規例下,署方不會對貨品提供的公司進行財務審查,因為貨到後檢驗貨物才付款,同時,署方亦要求供應商提供整體價值2%的按金,如供應商未能履行合約要求,政府可從按金彌補相關損失。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補充,審計署已開始審計工作,物流署亦加緊善後工作,前日已終止政府其他部門與飲用水入標商及相關公司的供應合約,會根據條款追討損失。小組會審視今次招標事件,以及在採購機制過程中如何加強把關能力。
許表示,專責小組及審計署的調查報告都會開誠布公,在不影響執法部門工作的前提下,公開相關內容。他續指專責小組認為,為了盡早改進招標程序,堵塞漏洞,小組在中期會就合約管理等重點事項提出即時可行的方案,不會等3個月檢討完成後才作出公布。而就大眾關注有沒有人要為事件負責,許稱審計署已啟動相關調查,如果發現有人為因素或疏忽引致,必定會按公務員紀律機制或工作表現管理制度嚴肅處理。
而有報道提及審計署於數年前的報告,已提出物流署在採購樽裝飲用水時的3項加強質素保證措施,陳嘉信強調3項措施經已全面落實,並作出不同優化,包括要求供應商遞交應變計劃等,今次的詐騙事件帶出署方有需要全面審視現行的採購機制,將全面配合小組完成檢討,審視現有採購機制,並在檢討完成後盡快落實相關建議。
議員田北辰昨質疑政府以「唧牙膏」方式交代事件,又指陳嘉信昨日的交代仍然語焉不詳,他代表物流署向公眾致歉只是當下最「安全」的做法,但公眾不會那麼容易收貨,市民希望高薪厚祿的官員有「人」承擔責任。
另一議員何敬康則指,今次事件政府可謂「執番身彩」,發現招標漏洞可算因禍得福,以後無論採購規模大小,都必須嚴謹審批、嚴格把關,他指,無論是數以億計的大型基建項目,還是看似微小的飲用水採購,都涉及公眾利益和財政資源的合理運用,促政府全面檢視和優化採購機制,加強對供應商的背景審查、強化內部監管流程,並引入更透明的公開招標制度。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
http://orientaldaily.on.cc/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