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疏漏揭招標制度崩 物流署太天真
政府物流服務署是政府的中央採購代理,本年度編制人員有747人,當中736人是非首長級職位員工,部門今年的預算開支為7.45億元,當中5.43億元用於支付員工薪金、津貼等。今次政府招標飲用水竟墮山寨水詐騙陷阱,揭發政府審核招標的程序存在嚴重漏洞,根據物流署署長陳嘉信昨日公布的「疏失」,今次招標中伏與該署3方面工作疏漏有關,一是訂購貨品審核供應商的財政能力及背景,二是過分相信入標文件是「真貨」,三是該署人員不作實地查核,也沒有一個可綜合法庭追租追款及清盤呈請等資料的參考平台,審標者盲目信納投標者「講乜係乜」,有商界人士直言:「咁樣做嘢都可以依家先出事,政府好好彩!」
翻查政府物流服務署資料,該署在2025年計劃中披露,今年要處理總值達47.78億元的政府合約,該署主要工作是制訂招標策略、擬備招標文件、並監管供應商的履約表現,又會進行市場調查以開拓新貨源、與供應商洽商以求為政府取得更優惠的價錢等。但山寨水事件曝光後,物流署由招標、審標到監管的表現均一塌糊塗,偏偏陳嘉信還強調,部門已「嚴格跟隨守則採購貨品」,同時又承認程序有不足。
其自相矛盾正是因為政府招標守則過於「君子」,因此,採購貨品不要求審核公司的財務背景,更沒有實地審查等指引。以今次採購樽裝水為例,物流署只着重審核供應商的貨品衞生、來源及供應鏈,雖要求入標商提供相關檢測證明,但又同時「天真」的相信所收的文件一定真確無誤,因此遭人以真真假假共冶一爐的檢測證明蒙騙,連累大量公務員喝了來歷不明的水,政府招標制度更被人徹底攻下,物流署出醜兼孭鑊。
■本報記者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