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體味揭疾病警號 趕走體臭清爽度夏
酷熱天氣外出難免一身大汗,乘搭巴士、地鐵一身臭味實在令人尷尬,早前內地有乘客因體味及香水味滋擾他人,在深圳航空的客機上起爭執打鬥。《東呼即應》邀請中西醫拆解體臭的成因,有中醫師分析,主要由新陳代謝減慢、汗液及皮脂腺分泌過多引起。過度進食補品令皮脂腺分泌多,反而易有體臭。她推介兩款茶飲,有清熱解毒等效果以改善體臭。老人科專科醫生則提醒,罹患某些疾病會導致體味異常,患肝病者會散發猶如尿味的體味等。
日本有研究數據發現,人體帶有天然獨特體香,例如嬰兒身上有牛奶味,少女身上有少女香,不過青春期過後這種天然體香會慢慢消失,至35歲之後便完全消失。對於一些人的體味比較濃烈,註冊中醫師楊明霞解釋,體味的出現與皮膚結構有關,汗多、皮脂腺分泌過多,甚至皮膚代謝問題都會導致體味,再加上了年紀,40至50歲後皮膚新陳代謝減弱,皮脂腺內的脂肪酸,如果氧化了就會出現一種味道,甚至抗氧化能力差了,變相味道變得濃烈,就會產生體味,如果新陳代謝不太好令角質層堆積,濕疹人士亦容易有體味。
楊明霞續指,適度清潔有助改善臭味,但過度清潔,例如刻意磨皮、磨砂做法就不對,皮膚清潔不可以太暴力,要溫和,身體皮膚才正常健康。另外進食滋補食品要切合體質,「氣有餘,便是火」,若根本沒有需要而過度進食太多補益的食品,都會令皮脂腺分泌太多,皮脂腺分泌太多或汗液分泌太多,都會導致有體臭。
有指食素可以改善體味,楊明霞提醒,要視乎烹調方法,食素不一定代表沒有體味,有些素菜經過油炸或加香料,都會有一定程度味道,例如素菜中有時都用到薑黃或咖喱,如過量進食會令身體積熱,令人有體臭和體味。楊建議食療可根據個人體質,如果熱底人士可以食清熱瀉火食材,寒底人士可進食養脾胃、和胃食材,去改善體質令體臭改善,
楊表示,對熱底的茶療,可以用綠豆、生薏米和丹參,綠豆清熱解毒,生薏米健脾胃、祛濕,丹參有活血作用,氣血通暢可令體臭改善。而寒底的茶療則可用茉莉花、玫瑰花和桂花,玫瑰花可疏肝解鬱、活血化瘀,改善體臭,茉莉花更可加強疏肝解鬱作用,桂花有和胃功效,同時可以暖身暖脾胃。
老人科專科醫生葉珮嫦則指出,隨着年齡40歲以上,皮膚分泌物質開始有變化,例如油脂成分不同,特別是「2-壬烯醛」特別容易氧化,發出濃烈氣味或有人認為是臭味,譬如耳後、頸後、腋下、背部、頭皮、大髀罅及腳特別容易散發氣味地方,再加上有病症,如糖尿病會有爛蘋果味,如肝病會有阿摩尼亞像尿味。葉珮嫦提醒平日要多喝水,早睡和做運動有助加快新陳代謝,可減低體味出現。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