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準爸媽、新手爸媽看過來!醫:接種HPV疫苗,共同守護自己與寶寶的健康!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05月13日01:00 • 吳佩琪

許多準爸媽在懷孕前都會做足準備,例如進行健康檢查或補充適當的營養素以孕育健康的寶寶。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賴韻如提醒,由於HPV(人類乳突病毒)可能經由母嬰垂直感染,加上產婦感染HPV的風險也比一般人高,因此建議除了孕前健康檢查之外,準爸媽在備孕前最好先接種HPV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寶寶。

HPV長期存在體內易致癌

提到HPV,多數人會直接聯想到子宮頸癌或菜花(生殖器疣)等病變,賴韻如醫師指出,HPV病毒有數百種,又可分為低致癌型與高致癌型,所謂的的菜花就是由前者(6及11型)感染所致,而後者(16、52、58及18型)則會提高罹患外陰癌、陰莖癌、肛門癌及頭頸癌(口咽癌、喉癌、口腔癌)等子宮頸癌以外癌別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感染HPV後大多數可透過自身免疫力來清除病毒,但男性有超過九成感染HPV後無法產生抗體,儘管少數能產生抗體,保護力還是遠不如接種疫苗能帶來的效益。當HPV持續或重複感染就會提升癌變的可能性,例如男性罹患頭頸癌的機率就是女性的10倍之多!

HPV並非只透過性行為感染

雖然HPV最主要的感染途徑為性行為,但臨床上也發現有並非經由性接觸而傳染的案例。賴韻如醫師表示,HPV的特性較為頑強,可能會在物體表面存活一段時間,當病毒殘留的數量夠多或接觸到的部位有傷口,就有機會發生感染。此外,HPV也可能經由母嬰垂直感染,也就是通過媽媽的產道將病毒傳染給新生兒,進而讓寶寶的呼吸道產生反覆性呼吸道乳突瘤,影響喉嚨或聲帶的健康。

準爸媽備孕前請先接種HPV疫苗

「想要避免HPV危害寶寶或媽媽的健康,最好的方式就是懷孕前先接種HPV疫苗!」賴韻如醫師分析,HPV會在伴侶間互相傳染,如果媽媽孕前沒有接種過疫苗,無論孕期或產後都有可能因為性行為而被傳染,尤其產婦屬於免疫力低下的族群,一旦接觸到HPV,感染機率也會提高。再者,當免疫力變差時,自行清除病毒的能力也會跟著下降,風險就會跟著上升。

賴韻如醫師進一步補充,產後子宮整體相對脆弱,也可能有子宮頸外翻的情況,都會加劇HPV感染風險。研究顯示,孕期或產後婦女HPV感染盛行率皆超過30%。男性在此時更應積極預防HPV,在另一半相對脆弱的時刻,如不小心感染,對家庭的影響也顯得較大。因此,建議男女雙方最好在備孕前完整接種HPV疫苗,對於大人或即將到來的新生兒的健康都有相當助益。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賴韻如。

新手媽媽別忘記照護自己的健康

為了照顧產婦的身心健康,近年來「第4孕期」的觀念逐漸受到重視。賴韻如醫師解釋,所謂第4孕期是指產後3個月到半年的這段時間,也是新手媽媽們調理身心的重要階段。寶寶出生後,產婦的子宮、骨盆或荷爾蒙處於重新調整的狀態,加上照顧新生兒睡眠難免會被剝奪,這些情況對媽媽的生理和心理都影響至深。「新手媽媽們常因為全力照顧孩子,反而忽略自己的健康!」賴韻如醫師語重心長的提醒。

HPV疫苗接種時程可與新生兒常規疫苗配合

「除了帶小朋友接種疫苗之外,爸媽們也別忘了要施打HPV疫苗保護自己!」賴韻如醫師認為,要忙碌的新手爸媽們特地出門接種HPV疫苗的可能性較低,如孕前尚未接種,建議可以配合產後回診或新生兒接種常規疫苗的時程來安排施打,是較為省時省力的作法。她提到,HPV疫苗接種時機為「0、2、6」,也就是第1劑打完後的2個月及6個月再接種第2及第3劑。由於HPV疫苗的安全性很高,哺乳期間也可以安心接種,建議剛生產完就可以立即施打第1劑,第2劑可以安排在2個月的前後三週,第3劑則是6個月的前後四週接種即可。HPV疫苗施打的時間非常彈性,爸媽們不需要為了很準時而感到焦慮。

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已是全球趨勢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國家將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納入國家疫苗公衛政策,對於預防HPV相關癌病風險的效益可期。根據WHO的資料指出,目前已有149個國家將接種HPV疫苗列入「國家免疫計畫(NIP)」,其中76個國家皆為男女共同施打,已經超過一半。令人慶幸的是,台灣從今年開始也將加入男女共同接種HPV疫苗的行列,成為東亞第一個落實此政策的國家。賴韻如醫師表示,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是全球的趨勢,尤其9至14歲的青少年多數尚未發生性行為,在病毒還沒進入體內前就先產生抗體,保護力更為強大,因此只要施打2劑就已足夠。

HPV九價疫苗 防護效益佳

在疫苗的選擇上,建議以九價為優先,除了適應症包括兩性之外,涵蓋可預防的癌別也比較多,在整體HPV相關癌病上多出40%的保護力,子宮頸癌則是多出20%,從效益上來看是最好的選擇;而先前打過其他價數的民眾,也建議與醫師討論決定是否再次接種。

「HPV疫苗是能預防子宮頸癌、生殖器癌及頭頸癌等癌症的利器,建議無論男女一定都要接種!」賴韻如醫師指出,透過疫苗可以降低HPV持續感染機率,進而減少癌症發生風險。此外,今年政府也提供25至29歲女性每3年1次公費補助子宮頸抹片檢查,建議符合條件者一定要多加利用。

查看原始文章

沒拔插頭、沐浴乳、灰塵...教你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良醫健康網

還在買一大袋Costco貝果回家吃?它是麵包中最糟的選擇!專家揭:10類麵包中,最健康的原來是「它」

良醫健康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幽門桿菌與止痛藥並列胃潰瘍主因!醫:「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晚勤用護膚品也乾燥甩皮?醫生教吃1物是保濕神器

am730

肌膚鬆垮怎麼救?名醫黃毓惠揭三大保養重點:飲食+保養+防曬一次到位

Heho 健康(台灣)

再增 1 例瘧疾!今年累計創 19 年同期新高,「這 19 地區」旅遊要小心

Heho 健康(台灣)

台灣每年近千人遭蛇咬 疾管署公布「血清使用與急救原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高血糖影響「性生活」?醫警告:陰道乾澀、勃起困難也是糖尿病警號!

am730

想瘦身卻越減越糟?中醫揭: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

中天新聞網

腕隧道症候群半夜麻到痛醒! 醫採正中神經解離術緩解

NOW健康(TW)

夏季防中暑還要防泌尿道感染 醫曝「高危險族群與5大高風險因素」

台灣健康醫療網

晚餐8點後吃恐增胃癌風險!醫:比一般人高7.4倍

中天新聞網

在家運動|弓步練四頭肌/臀大肌 肩橋強化膕繩肌

am730

台灣B肝治療涵蓋率僅28%!39歲以上可公費篩檢肝炎

中天新聞網

在家運動|利用椅子健身 坐式收腿提膝/斜向捲腹強化腹直肌

am730

大肚腩+高血壓族群增加!代謝症候群危機升高 社區診所、血壓站加強防守 

Heho 健康(台灣)

24歲以下免費梅毒快篩!疾管署推匿名諮詢、快篩服務

中天新聞網

久坐恐致3種癌增30%死亡率 醫生教3招降風險

am730

屈公病全球大爆發!廣東一週增2892例 佛山最嚴重

中天新聞網

病人出院不再焦慮! 居家照護即刻接軌不中斷

台灣健康醫療網

類鼻疽又增3例!今年累計35例2死 65歲以上患者居多

中天新聞網

10多歲男赴多哥「被蚊咬」染瘧疾!境外移入創19年新高

中天新聞網

落雨打風見頭痛頭暈?日本醫生︰氣象病作怪

am730

先從產檢開始!國健署推「爸爸手冊」助準爸爸同行孕產路

中天新聞網

白內障手術破38萬件 高階人工水晶體助老花與散光改善

NOW健康(TW)

「黃豆」會致乳癌?研究證實:愛吃這2種飲食才真的玩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半夜小腿猛抽筋,她頻繁痛醒竟是「枕邊人」惹禍?醫揭「夏季抽筋」有2種:補充4營養素+多喝水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長輩帶狀皰疹發病「痛不欲生」,醫:疫苗接種是最佳保護

Heho 健康(台灣)

飯後散步不只助消化!研究:多走5分鐘罹1病風險降 5大健康益處話你知

am730

他髖部疼痛竟是「這裡」壞死 姊姊看病意外查出病因

台灣健康醫療網

屈公病襲廣東!港澳出現確診 疾管署升級第二級旅遊警示

中天新聞網

「全球最老嬰兒」 俄州夫婦移植冷凍近31年胚胎成功生下兒子

VOCO News

醫療事故|今年首季現7宗醫療風險警示、19宗用藥錯誤事件!有病人無辜遭切錯甲狀腺需「捱多刀」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燙傷|少年食譚仔慘遭滾水燙背,背部大面積甩皮流血水!父親:看到都流眼淚,憂影響兒子運動員生涯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天氣炎熱想降溫?風扇長時間直吹 可致面癱

am730

手腕反覆使力恐患腕隧道症候群!醫:正確姿勢是關鍵

中天新聞網

康普茶促消化、解便秘!醫籲:孕婦、幼兒謹慎飲用

中天新聞網

魚油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醫:營養補充品非萬靈丹

NOW健康(TW)

腹部腫脹、體重異常增加小心是「腹水」 但不一定是癌!醫解析4大成因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全球醫療資訊盛會MedInfo 2025首度登台 臺灣以數位實力接軌國際健康科技

台灣健康醫療網

屈公病讓新生兒臉變黑!醫示警:嚴重併發症恐致肝衰竭

中天新聞網

治療師教你癌友 3 階段運動指南!動對了 體力增強 生活品質大加分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