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夏季心率提高運動表現下降 烈陽神功訓練注意事項
夏季氣溫持續高企,根據環境溫度和人體熱平衡之間的關係,通常 35℃ 以上的生活環境和 32℃ 以上的運動環境視為高溫環境。在夏季高溫環境下運動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例如運動時大量流汗,容易造成脫水,若不及時補充電解質,恐導致低血鈉;此外,天氣熱和運動時脫水也都會促使心跳變快,心臟的負擔增加,導致心肌梗塞的風險便會隨之提高,嚴重甚至可能猝死。
圖 / FreePik
32℃的警示
根據夏季奧運會馬拉松比賽成績顯示,如果比賽當天高溫和(或)濕度大時,幾乎沒有人可以跑出好成績,突破性的成績都是在其他舒適或冷環境下跑出來的。研究指出,最佳的馬拉松成績多發生在 10°~15°C (50°-59°F) 的溫度之間。當您出去參加下一次訓練或比賽時,可以觀察溫度與運動表現的關係。總體而言,在同等運動強度下,夏季運動時的心率較其他時期會有所升高。很多人在遭受熱傷害前都沒有明顯感知,所以預防需要在運動前做好。運動之前查看氣溫是非常關鍵的,當發現氣溫高於 32℃,就要及時調整運動計劃,在 32℃ 之上,生理會極容易因為高熱和潮濕而中暑。
圖 / FreePik
練習應該睇心率而非配速
好像這兩星期,無論係溫度同濕度都提升不少,對於人體消耗方面都相對大。往往好多跑手練習時只注意跑步的配速,而非心率。
例子一 : 攝氏 20 度 30 分鐘慢跑 - 配速 : 6:00 / 心率 : 150-160
例子二 : 攝氏 30 度 30 分鐘慢跑 - 配速 : 6:00 / 心率 : 160-170
以上兩個練習所有前設都相同 只是溫度相對高了,你會發現心率都提高了,反映出就算是同一配速之下,溫度升高之後,大家慢跑都會比較辛苦。簡言之,大家需要觀察自己的心率,不要讓自己心率過高,因這樣只會令自己容易失速引致不能做好配速。
參考圖表
以上圖表表示,於不同溫度的配速跑都是不一樣,自身的體感溫度和現實溫度是有著很大的影響。不難發現溫度提高了,相對配速自然要減慢。在夏天把配速調慢,跑好自身跑感和做好跑姿。注意點是夏天將里數減少和完成練習的補水調節。
補水補水補水
研究發現,身體消耗 1L 的水 (下降1kg體重) 心率將升高 8 次/分。常溫下,正常人每天進出的水量約為 2.5L,但當氣溫升高時,出汗量會增加。在一項研究中,受試者在溫度 37.9℃、相對濕度 80%-100% 的高溫環境下運動 70 分鐘,出汗量會高達 6.4L,脫水量達體重的 6%~10%,進而導致心率升高。
圖 / FreePik
正常人在靜息下體溫是 36~37℃。但由於運動時產生大量的熱量,以及環境溫度過高,進而導致機體溫度升高。研究發現,人體體溫每升高1℃,心率平均增加12~18 bpm(次/分)。此外,研究亦指,當機體溫度升高時,心臟起跳點 一 竇房結細胞內環腺苷酸 (CAMP)含量增加,使超極化啟動的環腺苷酸門控的陽離子通道(HCN通道)產生超板化,而使電流增大,最終加快心率。
圖 / FreePik
當人體暴露在炎熱天氣下,為了維持皮膚正常的體溫,心血管系統會通過加速排汗來進行調節。而在運動過程中,心血管系統還會加快把肌肉產生的熱量傳遞到皮膚,從而通過皮膚把熱量散發至外界環境中。也就是說,在高溫環境下運動時,心臟泵出的血液大部分會作用於皮膚和運動的肌肉之間,以維持體內熱量的散發。然而,由於心臟每次泵血輸出量相對恆定,因此通過提高心率是機體溫度調節的一大方式。
預泠降溫策略
為防止心率過高,運動愛好者們也可以在高溫訓練或比賽之前實施預冷降溫策略。在實際的比賽和訓練中,常常將以下降溫方法重疊使用,從而彌補單一方法的不足。
•選擇降溫設計的衣服、帽子:吸水型、涼感材質或通風型
•冷水降溫:浸泡冷水、潑灑冷水、冷水噴霧
•攝取冰涼飲輛:飲用溫度 5~10°C 的冷飲
夏季高溫天氣下運動時,應注意避免高溫時段或高溫區域,可選擇早晚運動或在陰涼環境下運動。在運動中應量力而行,實時監控自己的心率狀態,如果出現脫水中暑現象,應及時停止運動。
此文章由「香港運動筆記」最初發表於 https://shorturl.at/HWM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