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販政策太嚴苛礙深度遊 業界:續牌制度售賣貨品應拆牆鬆綁
近年旅客喜歡深度遊,例如各區攤販,但業界認為現時政策太嚴苛。有業界批評現時規管制度僵化,認為政府應該在制度上拆牆鬆綁;亦有業界批評現時續牌制度嚴苛,期望開放讓沒血緣關係助手繼承攤檔,使其免於失業。有議員認為,若將小販交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管理會「脫胎換骨」,「成個畫面會唔同晒」,單從規管局角度入手難以搞經濟,並將撰寫建議書,提交政府。
油麻地廟街販商商會主席陳錦榮批評現時制度僵化,政府在經濟差時再想起販商,認為是不理想、不公平。他指現時當局沒有為販商提供相關課程,舉例新加坡會提供課程讓年輕販商轉型,認為當局應舉辦課程,協助他們升級轉型、擴展業務。他指現時政府管理方式雖然令街道整潔,但未能讓業界百花齊放,現今經濟情況應該拆牆鬆綁。
街道委員會主席梁鳳梨認為現時不少市民北上消費,或業界帶來不少挑戰。她指現時攤檔只有3米乘4米的空間,對於商販售賣的貨品要求苛刻。她期望政府體諒他們的難處,讓他們有「生路」,例如放寬小販政策,在繼承攤檔等方面拆牆鬆綁。她舉例,最近有檔主過身,其70多歲妻子申請繼承時,因怕要突然補文件或處理其他手續,等候4小時,期間不敢食飯上廁所,「好似虐待老人家咁樣」。街道委員會副主席林楚蘭指出,有非直屬親屬的排檔助手無法繼承相關攤檔,最終政府收回攤檔導致他失業,認為政府應在現今市道多加檢討。
零售及批發從業員協會理事長蔡宗建指零售業經濟低迷、生意差,商戶期望政府辦更多市集。他指市集能夠為初創企業提供低成本選擇,測試市場反應,建議政府提供媒介讓相關企業孵化。販商聯合會常務副主席黃青珍認為可要求國內外網紅參觀相關特色景點,吸引他們的支持者,又認為政府可推出「小販地圖」並設置打卡位等,延長旅客逗留時間利用網上平台宣傳香港。
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長林志挺認為旅客模式轉為自由行較着重體驗式旅遊,但本港特色市集比較少,希望當局在食物牌照之類拆牆鬆綁,場地方面可考慮旺角麥花臣球場及美化天橋底,並進行宣傳。街道委員會副主席譚潤華表示,期望政府在街道推行「特色改變」,例如辦「飲品街」、「寵物用品街」之類。他又建議政府可以每月舉辦特色活動,例如「變臉」、「動漫」。
有聲音認為現屆政府已有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發展深度遊或應由該局設立專門部門。議員郭偉强認為當年規管攤販需要考慮環境衞生及無牌小販問題,但單從規管局角度入手則難以搞經濟。他認為若通過文體旅局規管小販,會「脫胎換骨」、「成個畫面會唔同晒」,但認為亦要視乎政府相關衞生部門如何安排人手,例如是否遷調整個部門等。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