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過半港人肥胖 政府歸因疫情時生活模式轉變
港人肥胖問題加劇?衞生署最新調查顯示,2020至2022年新冠疫情期間,香港有超過54%肥胖人口,較對上一次數字為高。有議員今日(9日)在立法會提出書面質詢時指,港府早前提出2025年或之前「制止糖尿病及肥胖問題上升」,惟最新數據卻不跌反升。政府回應指,有關數字統計適逢疫情,當時市民生活模式轉變、缺少體能活動及不良飲食習慣,當局將會以2025/26年度人口健康調查檢視有關目標及成效,並稱暫無計劃引入糖稅。
議員陳健波在立法會上引用衞生署《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報告書》,指15歲至84歲人士中有22%屬超重,32.6%屬肥胖,高於2014至2015年度的47%。他續指,政府於2018年推出《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列出須在2025年或之前實現的防控非傳染病目標,當中包括「制止糖尿病及肥胖問題上升」,惟數據卻顯示港人肥胖問題有上升趨勢。
政府回覆時指,衞生署大約每5年進行一次人口健康調查,期間亦會進行健康行為調查作恒常監測,並指出陳健波所引用數據是最近一次人口健康調查,即2020至2022年度進行,當時18至84歲人士的超重及肥胖普遍率為54.6%,高於2014至2015年度的47%,但當時正值新冠疫情期間,市民的生活模式經歷重大轉變,包括缺少體能活動及有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由於2025/26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預計將於今年第三季正式開始,並於2026年年尾有結果。當局稱,會以該數據檢視《策略及行動計劃》的目標及成效,並解釋指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顯示24.8%的18歲或以上人士體能活動量不足,當時是新冠疫情期間,而有關數字於2024年度健康行為調查已經有所改善,數字為14.8%。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的數據亦顯示,中小學生肥胖及超重的問題在疫後有明顯改善。普遍率由2021至22學年的21.2%,下降至2023至24學年的17.9%。
另外,有議員引述數據指徵收「糖稅」有助減低肥胖率。政府回應稱,香港已有不少措施協助市民達致健康生活,包括成立「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推廣減低食物中的糖分及鹽分,亦推行「預先包裝食物標籤制度」幫助消費者辨認低糖產品,故不考慮引入糖稅。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