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展辦上市20周年展覽 推廣「人城共生」理念
香港雖然城市面積有限,但不只是全球知名的國際金融中心,還擁有首屈一指的公共交通網絡。同時,香港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郊野公園覆蓋土地總面積的4成,海灘與遠足徑更為繁忙的城市生活提供親近自然的機會,使其成為不少人心中的「宜居城市」。為推廣宜居社區的理念,領展旗下的樂富廣場「領展可持續未來館」,近日舉行「領展20周年特展––人城共生 宜居空間的創與造」。展出宜居社區背後蘊含的智慧,包括生態保育、科技應用、商業活化、地方營造,以及人文關懷等。過去20年間,領展完成超過100項資產提升工程,透過今次展覽首次公開多年累積的實戰經驗。
在270度沉浸體驗區中,訪客置身於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體驗宜居生活,例如下班後順道買餸,回家與家人一起煮飯;樓下的商場有商店、美食與娛樂,滿足日常所需;孩子放學後到遊樂場玩耍;青少年在商場天台打籃球;周末和朋友一起玩音樂等。這些小確幸都是構成宜居生活的重要元素。
在「20載同行 一步一腳印」的時光隧道,回到20年前的香港,見證領展上市後的發展。領展在拓展業務之餘,亦不忘其社會責任,早於2013年成立領展「愛・匯聚計劃」,每年撥款支持創新項目,推動環保、共融及活齡社區及青少年培育。更於2015年起推出「領展大學生獎學金」,獎勵家庭三代中的首代大學生,支持本地青年向上流動。2023年於樂富廣場設立「領展可持續未來館」,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和營商模式。
以往的街市都給人一種髒亂濕滑,氣味難聞的印象。不過領展自2010年起啟動翻新計劃,從海外最成功的街市汲取靈感,融合香港傳統街市的優勢,全面革新旗下52個鮮活街市的攤檔設計,並率先引進電子支付等多項現代化設施。
展區設有領展鮮活街市的微縮模型,參觀人士可透過擴增實境(AR)濾鏡,解碼領展街市革新的多項元素,例如街市攤檔採用乾濕分離設計,將肉檔和魚檔設於兩側,蔬果檔居中,並降低攤檔高度,營造開闊空間。為保持街市乾爽,海鮮檔都設於卸貨區附近,減少污水濺出,場內亦鋪設防滑地磚,並為每檔新增排水管道。
領展在過去20年為旗下多個商場進行翻新工程,以滿足居民及商戶的需求。在「新舊大比併」遊戲中,參加者於限時內完成拼圖,就會看到翻新後的商場。
當社區設施逐漸老化並影響居民的生活質素時,領展會透過「資產提升」(Asset Enhancement),改善物業內外及公共空間,包括翻新設計、空間重置、地方營造、升級環保設施,以及豐富商戶組合等措施,建構出「15分鐘生活圈」。15分鐘生活圈的理念由巴黎第一大學教授Carlos Moreno於2016年提出,並成為近年國際城市規劃的重要方向。這一概念旨在讓居民在距家15分鐘步程內,便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例如起居飲食、工作、休閒娛樂、醫療教育及社區互動等各方面需求。
智能科技為生活帶來便利,更可提升物業的能源效益,營造低碳又舒適的環境。領展將傳統的物業管理結合各項創新科技如物聯網(IoT)、人工智能(AI)、大數據分析,組成智能物業管理系統,有效自動化監測與管理室內環境數據。智慧技術廣泛應用於停車場及物業,包括動態照明及智慧泊車系統。現時領展更擁有全港最大的私營電動車充電網絡,提供超過3,000個電動車充電設施。領展物業外牆採用真空隔熱玻璃,減少空調耗能之餘,也能維持室內舒適。
領展物業透過氣候數據分析及安裝物聯網水浸感應器,實時監控水位變化及偵察潛在水浸風險,並提升防洪設施與員工訓練,加強應對能力。此外,領展於53項物業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每年產能約420萬度電,並於54個物業引入AI能源管理系統(EMS),精準調節溫度、提升舒適度及即時偵測設備異常。
自2020年起,領展於旗下10個商場設立蝴蝶園,透過種植對蝴蝶友善的植物,營造蝴蝶棲息地,並長遠促成生態熱點。截至今年4月底已記錄得41種蝴蝶品種,並組織居民義工隊維護園區,共同提升都市的生物多樣性。這些蝴蝶園分別位於秀茂坪商場、慈雲山中心、彩明商場等10個領展商場。蝴蝶不只是重要的授粉者,有助傳播花粉,也是都市生態跳島的重要一環。蝴蝶園內種植蜜源植物如馬纓丹及寄主植物,為蝴蝶提供穩定的食物來源及棲息地,支持幼蟲成長之餘,亦促進都市生態平衡。
領展邀請3位當代藝術家,以「未來城市」為主題,利用不同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來自英國的藝術家Emily Allchurch以數碼拼貼的方式,砌出城市的活力來源,而兩位本地藝術家馮捲雪(Michelle Fung)及陸海敏(Mimi Luk)則分別以版畫及剪紙來展現他們對社區的獨特想像。
領展可持續未來館
地址:九龍樂富廣場A區3樓(港鐵樂富站A出口)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6時30分(最後入場時間下午6時)
撰文及攝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