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園圍口岸過關人流超出設計流量 入境處增櫃位及e-道應對
本港多個連接深圳的陸路口岸中,只有香園圍口岸可讓沒有跨境車牌的旅遊巴停留,成為內地旅行團的熱門選擇,過境旅客人次已超出設計流量,早前有內地旅客反映排隊過關要等候長達2小時。
香園圍口岸的設計流量是每日處理3萬旅客人次。入境處表示,今年1至7月的日均過境旅客人次約有7.8萬;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更高達約9.1萬,是設計流量的3倍;本月10日更錄得單日出入境人次新高,達11.5萬,是設計流量的4倍。
有市民指香園圍口岸整體步行時間較少
本台記者今早在現場觀察,香園圍口岸入境大堂有工作人員負責分流香港居民及旅客,指示使用不同通道過關。每名旅客利用e-道通關約需30秒;有兩個旅行團在約10分鐘內完成過關手續。
有內地旅客表示,今日過關速度快,不用1分鐘便完成。亦有導遊指,今日通關順暢,但曾試過等候1至2小時過關。有屯門居民就指,自從香園圍口岸啟用後,便較常用這個口岸,認為設施較完善,通關所需的整體步行時間亦較少。
入境處增櫃位及e-道應付過關人流
入境處邊境管制科指揮官黃君彥表示,出入境繁忙時段分別為星期六早上9時至下午2時,以及星期日下午4時至晚上10時,期間的出入境人次平均有5.3萬,接近全日的六成。
他指出,入境處去年3月發現口岸使用量大幅超出設計流後,推出優化措施,去年底已將入境大堂的e-道由14條增至18條,人手櫃位由9個增至12個;離境大堂亦正進行優化工程,9月底前會增加4條e-道,工程期間亦會增設臨時櫃位。他相信,要等候2小時過關的情況「好難有機會,或好少有機會會發生」。
入境處提醒市民,暑假完結的周末是出入境高峰期,呼籲旅客及早安排行程,出行前可於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查看口岸人流,避開繁忙時間,減省過關時間。
警方:於公共交通交匯處實施人流管制
警方打鼓嶺分區指揮官劉肇邦表示,警方需要確保口岸人流及交通暢通,會在公共交通交匯處實施人流管制,分流旅行團到等候區,保持人流暢通。警方並一直與運輸署、巴士營運商及內地口岸單位保持溝通,會繼續改善通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