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十四五」指標年底前全部完成
國家交通運輸部部長劉偉表示,「十四五」規劃的17項交通運輸主要指標中,6項指標去年提前完成,其餘高速鐵路營業里程、樞紐機場軌道交通接入率等11項指標,年底前亦將全部完成。
劉偉在「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表示,截至去年年底,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6.2萬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約1.6萬公里,其中高鐵增加1萬公里;公路總里程達到549萬公里,增加了約2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增加了3萬公里;高等級航道通航里程達到1.76萬公里,增加1600公里;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2971個,增加了379個;頒證民航運輸機場達263個,增加22個。「十四五」前4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5.2萬億元,同比增長23.3%。
過去一年,平均每天約有1.8億人次跨區域出行、每天運送1.6億噸貨物、每天攬收4.78億件快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約1.1萬公里、居世界首位,比「十三五」末增加48.5%;城市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達到175萬公里,比「十三五」增加18.3%。鐵路、水路貨物周轉量分別比「十三五」末增加17.5%和33.6%,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速約15%。去年全社會物流成本節約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其中交通運輸成本降低了約2800億元。
劉偉表示,五年來「6軸7廊8通道」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成率超過90%,交通運輸綜合能力、服務品質、運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正在加快實現。
劉偉亦指,技術裝備更加先進,超過40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級改造,電子航道圖發佈里程9950公里。自動駕駛、智能航運、智慧物流蓬勃發展,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加快推廣應用。劉偉指,下一步要錨定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戰略目標,全力做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加快推進交通運輸一體化融合、安全化提升、智慧化升級、綠色化轉型。
劉偉表示,交通運輸部持續優化服務供給,推動公眾出行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高鐵、民航成為快速出行的首選。2024年,動車組旅客發送量32.72億人次,佔鐵路旅客發送量的75.9%;民航日均服務200萬人次出行,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達到40個。
劉偉亦提到,自駕成為跨區域出行的主流。平均每天約1.3億人次選擇自駕方式出行,佔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的七成以上。此外,每天約有1億人乘坐軌道交通高效通勤,1億人乘坐公交穿梭街巷,1億人乘坐出租車、網約車出行,他指這三個1億人是城市交通承載能力和韌性活力的生動體現。
另外,劉偉指在節假日出行高峰,主要有大城市周邊公路擁堵、以及服務區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緊張問題。針對充電繁忙服務區,實行了「一區一策」來強化服務,已經累計建成了充電停車位6.2萬個,服務區充電樁覆蓋率達到98.4%,有效緩解了里程焦慮,高速公路日均通行的新能源車佔比已經提高到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