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保持良好的關係就是「距離感」!日本人生導師告訴你:為何最理想的關係,是隨時都能分道揚鑣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4年05月14日01:00 • 松浦彌太郎

人與人之間有時會變得很親近,也會因為某些事,促使彼此漸行漸遠。

我可能是別人眼中的討厭鬼,怎麼辦?

「不可能被所有人討厭囉。」

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要點,就是距離感。我認為即便是家人,也很難完全理解對方,溝通時要以此作為前提。

無論和對方的關係再親密,也不可能全盤瞭解對方。人類不是能輕易被了解的生物,正因為難以理解,我們才更需要發揮想像力,擁有一顆體貼的心。

試圖瞭解一切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勢必會產生摩擦。不能因為不瞭解對方,就無謂地介入他人的生活。

人們會以話語、行為,有時加上表情和態度,來表達愛意與情感。但不能以此支配對方,也不能試圖操控對方。
人與人之間保持適度的距離,才能良性互動。但,不是消極的對應,而是由衷尊重對方,信賴對方。尊重與信賴是保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智慧。

關係親近、感情再好,也要有禮。縱使是最要好的朋友或夫婦,也不能親暱生侮慢。
人生在世,最多的煩惱就是人際關係。由於無法凡事都照著自己所想的進行,所以才要向別人學習,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來成長。

因此,重視人際關係可是左右人生的大事。

相互學習──交換美好的禮物

無論朋友、工作夥伴,還是夫婦之間,相互學習是最能長久維繫彼此關係的方法。

體驗自身從未經驗過的、明白自己所不知道的,與想法完全相異的人談話,是一件刺激又有趣的事。

不但能學習到新事物,還會有新發現。
對方的感受也是如此。不只自己受到刺激,聊些對方也感興趣的事,更能加深彼此的關係。
見面便會有新發現,增進知識,拓展興趣。相互學習就是良性互動與交流的關係。

想要相互學習,必須先了解對方的興趣,說出相關內容才能讓對方好奇。好比對方現在最需要什麼?最想知道什麼?

一邊想像這樣的事,一邊想著下次要聊的話題。再次閱讀一本書,做好準備,整理旅行時拍的照片,都是快樂的事。所謂相互學習,就是相互給予。
曾經有過這麼一件事。

因為聽到某位朋友說:「喜歡古典音樂。」因此,想說下次碰面時,可以和他聊聊某位鋼琴家,沒想到他卻回覆:「我不太聽鋼琴演奏。」於是這個話題便無法繼續下去。原來他喜歡聽小提琴演奏,那天我聽他分享了很多關於小提琴演奏家的事。

沒想到再次碰面時,朋友說:「我聽了松浦先生提及的那位鋼琴家的演奏,真的很不錯呢!再推薦我一些不錯的演奏家吧!」他主動這麼說。
透過一來一往的互動,就能構築更深厚的關係。再也沒有比交換「學習」這個重要的禮物,更令人開心的事了。相互學習沒有利害之爭,也最能維持長久的關係

恰到好處──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

我有位結識三十年的好友,不僅有深厚交情,也很清楚彼此的狀況。

直到現在與我交談時,他還是會使用敬語,這一點讓周遭的人十分驚訝。我想,就是因為使用敬語,維持這恰到好處的距離,友誼才能持續三十年吧。不過我們在一起時,也不糾結於該怎麼使用敬語才對,所以相處起來一直很舒服。

如同我前面所說,人際關係的基本,在於保持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的距離

即使交情再好,也不行貼得太近。保持能聽到彼此的說話聲,對方能馬上回應的「恰到好處」距離就對了。

儘管彼此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還是會有互動不佳的時候。明明是可以馬上回應的距離,卻遲遲得不到對方的回覆。正因為感情好,難免也會有親暱生侮慢的時候。

切勿讓對方感到孤立無援,這點很重要。當對方想要做什麼時,試著站在他的立場,思考能幫上什麼忙。這是維繫友誼長久的不二法門。

雖說如此,但也不能靠得太近。

人與人之間有時會變得很親近,也會因為某些事,促使彼此漸行漸遠。好比認識的人發生事情時,大多出於好奇,會想詢問、表示關心。但好奇心反而引發了影響雙方關係的無謂麻煩。
最理想的關係,是隨時都能分道揚鑣,卻有著不想就此疏離的心情。相反的,「若你不在身邊,我便活不下去」這樣的關係只會折磨彼此。

雖然這個例子有點極端,但我認為夫婦間的關係也隨時都能分道揚鑣。雙方自立,互不依賴,卻又同時擁有不想分開的心情。然而,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未來會有一方先行去了另一個世界,不可能永遠在一起。

「雖然隨時都能分開,但不想分開,所以我們在一起。」這就是最理想的關係。

年輕時總喜歡愛得死去活來,告訴對方「一輩子都想和你在一起」。對於兩人來說,是多麼幸福的瞬間。

沒想到交往一陣子,卻發現似乎和自己想像不太一樣,而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保持剛剛好的距離,維持一段不會干涉對方的良好關係,才是最重要的,是吧?

本文摘自《請問松浦彌太郎》,悅知文化出版。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書籍介紹

請問松浦彌太郎:將心安放的基本
作者: 松浦彌太郎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3/12/18

作者簡介
松浦彌太郎(Matsuura Yataro)

一九六五年東京出生。散文家、創意總監。
隨筆作家、COW BOOKS代表。
十八歲赴美,深受美國書店吸引,因而開設「m&co.booksellers」。
二○○三年起,開設了精品書店「 COW BOOKS」。
二○○五年起,擔任《生活手帖》的總編輯九年。

著作|《松浦彌太郎的100個基本》、《100個領導基本╳100個工作實踐》、《松浦彌太郎說:假如我現在25歲,最想做的50件事》、《松浦彌太郎的大人學》(以上由悅知文化出版)、《考え方のコツ》(朝日新聞出版)。

查看原始文章

從手術刀到菜刀》那一晚哭著宣告的死亡,讓他決定當醫界逃兵

良醫健康網

婆婆說「母親節不用送東西給我啦!」郁方:身為聰明的媳婦,你該這麼做....

良醫健康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幽門桿菌與止痛藥並列胃潰瘍主因!醫:「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晚勤用護膚品也乾燥甩皮?醫生教吃1物是保濕神器

am730

肌膚鬆垮怎麼救?名醫黃毓惠揭三大保養重點:飲食+保養+防曬一次到位

Heho 健康(台灣)

再增 1 例瘧疾!今年累計創 19 年同期新高,「這 19 地區」旅遊要小心

Heho 健康(台灣)

台灣每年近千人遭蛇咬 疾管署公布「血清使用與急救原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高血糖影響「性生活」?醫警告:陰道乾澀、勃起困難也是糖尿病警號!

am730

想瘦身卻越減越糟?中醫揭:體內濕氣90%是吃出來的

中天新聞網

夏季防中暑還要防泌尿道感染 醫曝「高危險族群與5大高風險因素」

台灣健康醫療網

腕隧道症候群半夜麻到痛醒! 醫採正中神經解離術緩解

NOW健康(TW)

晚餐8點後吃恐增胃癌風險!醫:比一般人高7.4倍

中天新聞網

在家運動|弓步練四頭肌/臀大肌 肩橋強化膕繩肌

am730

台灣B肝治療涵蓋率僅28%!39歲以上可公費篩檢肝炎

中天新聞網

在家運動|利用椅子健身 坐式收腿提膝/斜向捲腹強化腹直肌

am730

大肚腩+高血壓族群增加!代謝症候群危機升高 社區診所、血壓站加強防守 

Heho 健康(台灣)

24歲以下免費梅毒快篩!疾管署推匿名諮詢、快篩服務

中天新聞網

久坐恐致3種癌增30%死亡率 醫生教3招降風險

am730

屈公病全球大爆發!廣東一週增2892例 佛山最嚴重

中天新聞網

病人出院不再焦慮! 居家照護即刻接軌不中斷

台灣健康醫療網

類鼻疽又增3例!今年累計35例2死 65歲以上患者居多

中天新聞網

10多歲男赴多哥「被蚊咬」染瘧疾!境外移入創19年新高

中天新聞網

落雨打風見頭痛頭暈?日本醫生︰氣象病作怪

am730

先從產檢開始!國健署推「爸爸手冊」助準爸爸同行孕產路

中天新聞網

白內障手術破38萬件 高階人工水晶體助老花與散光改善

NOW健康(TW)

「黃豆」會致乳癌?研究證實:愛吃這2種飲食才真的玩命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半夜小腿猛抽筋,她頻繁痛醒竟是「枕邊人」惹禍?醫揭「夏季抽筋」有2種:補充4營養素+多喝水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長輩帶狀皰疹發病「痛不欲生」,醫:疫苗接種是最佳保護

Heho 健康(台灣)

飯後散步不只助消化!研究:多走5分鐘罹1病風險降 5大健康益處話你知

am730

他髖部疼痛竟是「這裡」壞死 姊姊看病意外查出病因

台灣健康醫療網

屈公病襲廣東!港澳出現確診 疾管署升級第二級旅遊警示

中天新聞網

「全球最老嬰兒」 俄州夫婦移植冷凍近31年胚胎成功生下兒子

VOCO News

醫療事故|今年首季現7宗醫療風險警示、19宗用藥錯誤事件!有病人無辜遭切錯甲狀腺需「捱多刀」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燙傷|少年食譚仔慘遭滾水燙背,背部大面積甩皮流血水!父親:看到都流眼淚,憂影響兒子運動員生涯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天氣炎熱想降溫?風扇長時間直吹 可致面癱

am730

手腕反覆使力恐患腕隧道症候群!醫:正確姿勢是關鍵

中天新聞網

康普茶促消化、解便秘!醫籲:孕婦、幼兒謹慎飲用

中天新聞網

魚油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醫:營養補充品非萬靈丹

NOW健康(TW)

腹部腫脹、體重異常增加小心是「腹水」 但不一定是癌!醫解析4大成因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全球醫療資訊盛會MedInfo 2025首度登台 臺灣以數位實力接軌國際健康科技

台灣健康醫療網

屈公病讓新生兒臉變黑!醫示警:嚴重併發症恐致肝衰竭

中天新聞網

治療師教你癌友 3 階段運動指南!動對了 體力增強 生活品質大加分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