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照顧者日花14小時照料SEN兒童 有人因壓力欲自殘或傷害他人
本港有超過6.5萬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他們與照顧者均需面臨龐大壓力。獅子山青年商會主辦和香港家庭調解協會於今年3月至5月,便以問卷形式訪問了多個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照顧者,了解其面對的心理壓力、資源需求及社會支援現狀。結果發現超過7成照顧者有長期焦慮和沉重的情緒壓力,並表示照顧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時間與精力透支」,「影響睡眠品質及難以平衡工作與家庭」。當中近6成照顧者透露每日投入逾7小時或以上照顧兒童,當中更有3成人每日投放超過14小時,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而有約35%照顧者曾因壓力出現傷害自己的想法,近2成照顧者甚至曾因壓力出現傷害他人的想法。
該個名為《2025學齡特殊教育需要(SEN)兒童照顧者心理需要問卷調查》的研究,收到341份有效問卷,涵蓋128名非照顧者及213名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照顧者。受訪者除了指出因長時間照顧造成龐大壓力外,有約97%照顧者認為現時社會支援不足。同時亦有不少照顧者對用藥抱持懷疑,例如有超過4成人指,即使精神科醫生診斷學童需接受藥物治療,但仍認為接受藥物後會有食欲下降及失眠等副作用。超過7成人認為藥物治療未能有效改善學童行為問題、學習表現及其社交能力。
香港家庭調解協會總幹事梁淑瑜表示,是次調查反映照顧者極需情緒及壓力支援與實質資源,而建立照顧者互助小組能透過同路人分享,彼此間獲得情緒支持,以減輕心理壓力。至於照顧者的心理壓力有機會惡化親子關係,因此梁建議,照顧者在壓力很大時先迫令自己暫停,減少情緒宣洩,再透過自己的冷靜作示範,言傳身教讓孩子學會自我調節。註冊心理學家程衞強先生則建議照顧者可嘗試學習靜觀以調節情緒和壓力,幫助照顧者提升心理韌性,從而建立更健康的家庭環境,而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可透過行為治療配合藥物治療,改善其行為和學習能力。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