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7月官方製造業PMI跌至49.3遜預期 非製造業PMI報50.1
內地7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49.3,較上月下跌0.4點,亦差過市場預期,連續4個月處位收縮區間,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
從分類指數看,生產指數50.5,按月少0.5點,表明製造業生產延續擴張,但新訂單指數49.4,按月少0.8點,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有所放緩。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7月份受製造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部分地區高溫、暴雨洪澇災害等因素影響,PMI降至49.3,製造業景氣水平較上月回落。
至於7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PMI)50.1,下跌0.4點,同樣差過預期。
分析料PMI會繼續輕微收縮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指,內地製造業面臨兩個結構性問題,除了天氣因素之外,地緣政治、關稅等繼續困擾很多內地企業,所以如果中國關稅仍高於其他地區,將對相關生產或者出口訂單帶來影響。同時,產能過剩問題持續,預計未來會有價格戰出現,如果需求持續弱,將繼續困擾製造業企業,估計短期內整體製造業信心仍較疲弱,PMI會繼續輕微收縮。
吳卓殷指,未來要見到企業盈利增長快,或居民收入增幅增加有較明顯的轉變,才能夠看到價格戰及內捲情況有所改善。雖然現時看到有比較多的補貼出台,亦有反內捲指導措施,但如果整體需求不足,企業又要達到銷售目標,最後市場亦會驅動競爭,預計年底前都會繼續見到有價格戰持續。
至於7月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PMI)50.1,下跌0.4點,同樣差過預期。吳卓殷指,非製造業面臨壓力較少,但房地產繼續疲弱,特別是過去半年至一年有比較多的政策出台,但銷售好轉只集中在一線城市,如果二、三線城市銷售未恢復,相信房地產投資或樓價都很難在短期中有復蘇。他指,非製造業PMI增速減慢,反映整體經濟壓力已慢慢由製造業蔓延至非製造業,擴張幅度有機會在未來幾個月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