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經濟產業 商界議員:政府不能抱唔做唔錯少做少錯心態
立法會今(31日)今日通過經修訂的「積極拓展香港新經濟增長點」議員議案。有議員直指香港要向經濟產業發展上有新的突破,便要在持續變化的全球經濟格局中穩住船舶,便不能抱住「唔做唔錯、少做少錯」的心態,必須大膽嘗試,亦不能因財赤而不先做基建配套,否則是「蘇州過後無艇搭」,「肥水已流別人田」。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商界議員林健鋒表示,在地緣政治複雜多變又面對關稅每日有在變的情況下,要有創新思維,香港要識做、識變、應變、求變,要積極招商引才,大前提是思維都要變,才可提升競爭力,以吸引外資。
為香港拓商機,他指現屆政府招商引資工作已陸績見到成果,吸引了不才來自內地和海外的企業,預計為香港帶來約500億港元的投資,創造逾2萬職位,證明好多企業止想來港投資和發展,當中有些投資項目是對發展新產業有莫大幫助,不僅為香港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甚至有重要發展戰略意義,但香港地貴租貴,有些業務需要大量的土地的企業,來港發展和投資的成本高,相反鄰近地方吸引外資會以吸引的地價政策,稅務優惠等作為誘因,所以香港亦應以投資項目的長遠發展和香港來經濟利益而作出考慮,才能加強的競爭力。
他認為要拓展新產業,希望吸引到投資者落戶香港,香港都要有吸引人的條件,他說:「生意人有句話成日掛在嘴邊,小財唔出、大財唔入,目光不可咁短淺,如果這些項目可以加速香港新產業發展,使香港有新經濟增長點可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就業職位,令香港更高更大更強,少少甜頭真係值得㗎。」
他又說:「新加坡科技城係一個好例子,有啲人會話,依家庫房空虛要勒緊褲頭,但要搞好經濟,唔止要節流同埋要開源,同樣地, 就算面對赤字,政府喺走出去宣傳及招商引資,亦是積極做好自己工夫,因為蘇州過後艇搭,等到有盈餘先去做,先至去做基建同配套,肥水流已過別人田。」
針對發展產業,他指香港要向經濟產業發展上有新的突破,要在持續變化的全球經濟格局中穩住船舶,便就不能抱住「唔做唔錯,少做少錯」的心態,必須大膽嘗試。
發展太空經濟亦備受關注。身兼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指不少人提出要大力發展低空經濟,但沒有任何官員提及低空經濟是有賴因為國家航天科技發展。她指國家的航天發展潛力非常大,香港應把握商機為國家的航天企業,為民用的航天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無論是幫助他們上市融資或者提供法律服務,故香港需要更新外太空條例,因該條例是在1997年回歸時通過,修例後應讓有些新的航天公司在太空開礦或製造業,給保障知識產權等。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