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非遺系列(三)|造傘手藝被機械取代 遮醫生嘆難以為生

am730

更新於 15小時前 • 發布於 20小時前
雨傘製作技藝屬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之一。(林俊源攝)

不論是晴天或雨天,都能遮風擋雨擋太陽,「雨傘」是日常生活最普通不過的必須品之一,而雨傘製作技藝原來也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就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由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各項傳統文化,本系列之前報道中,曾介紹玉器製作技藝與粵劇相關的項目,而今次則介紹雨傘製作技藝這一項既傳統又貼近日常生活的手工藝。(文:陳穎琳/攝:林俊源)

記者走到街頭詢問市民日常買傘或用傘用的習慣。幾乎所有受訪市民均表示當雨傘用壞了便用棄丟並不會拿去維修。市民阿欣及阿莉認為,買一把新的雨傘性價比會更高,即使維修好了也可能也會再度破損,再加上現時也不清楚在哪裡有人會維修雨傘;對於全人手製造的竹雨傘和現時以機械配合製成的金屬傘相比,她們則表示自己還是會選擇工廠製的金屬傘,雖然以人手製做或會因匠人足夠了解結構而更紮實一點,但不僅在市面上很難買得到,價錢也定然會貴。

市民:人手製 機械製難比較

市民盧先生則表示,舊時人手製的傘,手工、質素及用料當然會更好,但設計可能沒有現在的全面;現時透過不同的設計,很多雨傘都非常實用「兩者沒什麼可比性,如我拿菠蘿包和法包要如何比?」另一方面,市民文仔和Chloe就表示,雖然知道雨傘製作技藝屬非遺項目,但就認為人手做的雨傘或不穩固,還是更適合收藏。可見雖然絕大部分人都認同雨傘製作技藝的價值,但為了實用大家均會選擇購買金屬雨傘,且破損後亦會直接丟棄不維修。

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究竟製作或維修一把雨傘所需花上的時間和心機,祖業修傘、有「傘醫生」外號之稱的邱耀威師傅表示,製作或維修一把遮的時間與心機不少,但回報卻不多;縱使文化要傳承,惟直言「唔好諗住用嚟為生」。

邱師傅是百年老店新藝城遮皇的第五代接班人,更是現時寥寥無幾的修傘匠人。他表示,製作一把傘,以現今技術和人手、機械配合,大約只需約逾十分鐘;若要全人手造出一把竹製的雨傘,便至少需時兩至三天。邱師傅解釋,傳統的竹傘造法,是要先把竹破開,在竹枝中鑽洞,後以繩綑好紮成一把傘形。因舊時無膠水,而生番茄中的生物鹼可防蟲蟻,所以須以生番茄煮成漿作為膠水使用,用蠶絲混合棉和紗紙,作為紙傘布,裝錶後乾了再刷上桐樹所流出來汁液,即桐樹油造出防水作用。邱師傅直言:「以古老方法造一把竹傘,你沒袋着一千元也不要問,肯定沒有人幫你造。」

雨傘製作技藝屬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之一。(林俊源攝)
雨傘製作技藝屬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之一。(林俊源攝)
雨傘製作技藝屬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之一。(林俊源攝)
雨傘製作技藝屬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之一。(林俊源攝)
雨傘製作技藝屬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之一。(林俊源攝)
雨傘製作技藝屬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之一。(林俊源攝)
雨傘製作技藝屬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之一。(林俊源攝)
邱耀威師傅是百年老店新藝城遮皇的第五代接班人。(林俊源攝)
邱耀威師傅是百年老店新藝城遮皇的第五代接班人。(林俊源攝)
邱耀威師傅是百年老店新藝城遮皇的第五代接班人。(林俊源攝)

願傳授技藝 籲勿賴以「搵食」

傳統雨傘製作固然是非常複雜的技術,惟邱師傅亦表示,即使只是維修一把雨傘也不輕鬆,維修一把雨傘平均須花逾1小時,他甚至說自己並不喜歡修理雨傘。「有人看我修傘修得好,說再介紹朋友來修傘。我說千萬不要叫人來維修雨傘,我不喜歡修傘。買傘就好,修不要找我,很辛苦的。」邱師傅嘆,確實難以單靠造傘手藝作為生,「造了出來賣得貴沒人買,賣得平又沒錢賺。」直言文化要傳承,但若沒有政府資助,根本無法維持生計。「要花很多時間,又要眼力,那針不用本錢,線也不值錢。但我也要顧自己食飯。就算是機械人也要入油,沒理由維修不收錢。」 他指,亦曾有人前來找他希望能拜師學藝。但他一般均會勸阻別人絕不要用此手藝為生。

學懂用遮買遮更襟用

雨傘的潮流與設計不斷變化,雖然雨傘製作技藝已經不是大多數人會選擇幫襯的手藝,但不少用傘技巧還是只有作為工匠的邱師傅才會知道。他指,若想要雨傘耐用,必須學懂正確開收傘。開傘須先輕力拉出傘柄,以兩隻手指握着傘巢,再以抖抖抖的展開傘布,最後才把傘完全推開;收傘則是按下開關按鈕,輕輕拍傘柄至剩下一點,單手圈着傘骨並垂直傘以把傘布整理好,以拍打方式整理傘骨,最後扣上傘帶、輕輕收好傘柄。在購買雨傘方面,邱師傅亦提出了5點讓雨傘更為耐用的選購小貼士,日後選購雨傘時亦可作參考:
1) 傘骨材質愈堅固愈耐用;
2) 傘布須符合傘的骨架;
3) 傘愈輕可能愈不耐用;
4) 摺愈少壞的機會愈少;
5) 雨傘綁帶不能太闊。

左起:市民阿莉、阿欣。(林俊源攝)
市民盧先生。(林俊源攝)
左起:市民文仔、Chloe。(林俊源攝)
左起:市民黎先生、黎先生。(林俊源攝)

▼「新藝城遮皇」第五代接班人、修傘匠人邱耀威訪問片段▼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提醒9大注意事項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am專題丨恪守安全設計與穩定設備 依時能源中央石油氣供氣大揭秘

am730

am偵查|無視醫生處方 代訂水貨減肥針劑 「瘦瘦筆」充斥藥房 網店 醫生警告風險高

am730

am專題丨建立信任 燃動萬家 體驗依時能源一日客服 見證以人為本精神

am730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最新內容

男子報稱啟田邨遭非禮 警方追緝女疑犯

商台新聞

一家五口疑連人帶車墮谷 警持續搜救

on.cc 東網

美國財長受訪稱 有信心美中將會達成協議

on.cc 東網

灣仔40歲女子街頭暈倒 送院救治

on.cc 東網

輝達回應被網信辦約談 強調晶片沒有「後門」

商台新聞

高才通近5萬宗申請 獲批逾8成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A2:高才子女 居內地扮本地生 堵漏禁考試移民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今日要聞

on.cc 東網

村民樹林丟棄藥品 證實屬於病人遺物

on.cc 東網

貝森特有信心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

商台新聞

偷用男友祖母養老錢 女子囚4年2個月

on.cc 東網

牛頭角男子偷拍裙底春 涉窺淫罪被捕

on.cc 東網

屯門女子寓所燒炭 丈夫發現惜太遲

on.cc 東網

旺角住宅單位深夜火警 3死1傷

商台新聞

高虹安誣告案二審結束 法院判囚半年

on.cc 東網

男子涉嫌盜竊4萬多元保健產品被捕

商台新聞

旺角單位火警3死包括6歲男童 2貓咪焗斃 女戶主窗邊求助獲救倖存

on.cc 東網

咖啡店海景實為掛畫 店主遇網暴報警

on.cc 東網

香港藝術中心將繼續舉辦「ifva」短片比賽

商台新聞

葵涌公司被盜80盒蟲草丸 47歲男子涉盜竊被捕

on.cc 東網

油麻地地底氣體洩漏 人員封路檢查

on.cc 東網

以竹代塑製品百變 比鋼更強可當公路護欄

on.cc 東網

發改委:有能力有底氣應對風險挑戰 推動經濟平穩發展

商台新聞

跨部門元朗掃黃 26內地女就逮

on.cc 東網

國民黨10月18日選新主席 盧秀燕成大熱

on.cc 東網

反黑行動拘82人凍結11.3億元 當中5男女今日提堂

on.cc 東網

天水圍譚仔熱水燙傷顧客 19歲青年背部二級燙傷留醫

on.cc 東網

車企前總經理外逃28年後回國投案 百名紅通人員第64人

on.cc 東網

解放軍軍事航天及網絡空間部隊等軍旗明日起啟用

商台新聞

油麻地男子買樓疑受騙 「銀行職員」指示16萬元轉至律師樓個人戶口

on.cc 東網

首場海外北倫敦打吡|羅淑佩:主場館草地 屬合理可接受狀況

商台新聞

七旬病翁火炭工廈墮樓 送院不治

on.cc 東網

31歲女子2022年尖沙咀失蹤 家人報案尋人

on.cc 東網

3名男子涉走私香煙及另類煙 判囚3至7個月

商台新聞

內地兩日連打5虎 兵器裝備集團前副總經理靠企吃企

on.cc 東網

星洲漢網戀「杭州失婚婦」 12.3萬新元賣樓錢全被騙

on.cc 東網

政府就兩Uber司機申請出租許可證被拒司法覆核勝訴提上訴

商台新聞

指現時預報模式及科技仍待改進 天文台:科研上需更多資源及努力

on.cc 東網

房署於公共屋邨加強防蚊滅蚊 食環署向居民講解基孔肯雅熱情況

商台新聞

竹節草料今晚移入安徽 防汛防颱風四級響應啟動

商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