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自然徑行山尋青馬大橋︱交通方便短程逍遙
青衣自然徑是合家歡行山路線,沿路樹蔭充足指示明確,上落幅度不算大。這行山路線既適合拍拖又親子,交通方便,一程車就直達起點和終點,呼吸大自然清新氣息。Google地圖在2025年3月17日公布香港十大在地嚮導熱議和打卡地點,青衣自然徑以4.2分列第5,力壓飛鵝山自殺崖、大東山、東澳古道等打卡景點,可見其吸引力。
青衣行山路線: 長宏邨 ➔ 2號野餐區 ➔ 2號觀景亭 ➔ 1號觀景亭 ➔ 寮肚山南峰 ➔ 青衣西路
起步交通:
- 42M巴士-荃灣上車
- 248M巴士-青衣站上車
- 409小巴-荃灣上車
- 長宏巴士總站落
- 寮肚路設收費停車場
終點交通:
- 青華苑青衣西路上車
- E31巴士-往東涌站/荃灣站
- 68E巴士-往元朗形點
- 279X巴士-往上水站
- 140M小巴-往三聖恆福花園
距離:約3.5公里 需時:2-3小時(連休息及拍照)
廁所:寮肚路太陽能廁所
青衣之名從何而來? 乘車到長宏邨後沿寮肚路往青衣食水配水庫,於青衣自然徑路牌旁上山。途中有大量涼亭及休憩地方,接近全程都設扶手。青衣在1819 年《新安縣志》中被記載,為官富司管客家村,有說源自大批青衣魚在附近水域出沒,亦有說島的外表像青衣魚。1810年地圖所見,青衣的英文名拼名為Cou Hee,後來曾拼為Chung Hue、Tsing -i、Chung Hue Island,至1959年地圖使用Tsing Yi至今。
景點1︰海峽間迎海風
於4號觀景亭(回歸徑紀念亭)右方往青衣西路方向,西北方的3號觀景亭景色一般,有閒情和時間可一去,否則沿大路連上幾條樓梯。2號野餐區為218米的寮肚山最高位,樹叢頂窺看青馬大橋正面及汲水門大橋,迎著太陽迎來藍巴勒及馬灣海峽吹來的涼風
景點2︰青馬大橋打卡位
到石環拍青馬大橋的路由路牌後方斜度不低的沙石路及多條維修梯,過鐵絲網不難找到對正住青馬天橋位置,然而新手不宜,如要拍攝日落,必帶照明工具,難度大約2.5-3/5。一般拍拖或親子樂的朋友,沿青瞰徑往1號觀景亭,前方空地可由左側拍到青馬大橋,想輕鬆郊遊行山的一樣有打卡靚位。
青衣自然徑路況佳
接上2號觀景亭後,沿路經寮肚山副峰落山,在青衣西路乘車離開。總結青衣自然徑高度人工化,可長可短,由長宏邨起步上落較青衣西路起步輕鬆。
follow 山全部都係山
Instagram@hkalls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