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A1:規管框架終面世 網約車每程需額外徵費
網約車平台進港11年,的士業不滿當局乏規管致行業飽受衝擊,運輸及物流局延至昨日終向立法會提交規管網約車的立法框架建議,提出對網約車平台、司機及車輛的發牌規管:司機數目不設限但須領有許可證,車輛須每年驗車,平台則估計在不同門檻下只有數間;網約車則會限定數量,平台可因應市場情況自訂車費。政府稱考慮就每個網約車程要求平台繳交徵費,及按旗下車輛數目繳付牌照費。政府目標在今年第3季向立法會提交及審議主體法例修訂草案,爭取今個立法年度完成。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周五(18日)討論規管框架。政府指,的士牌價升跌不會窒礙推動網約車規管的決心。
立法建議提出,所有網約車的司機必須領有網約車司機許可證,該證不得轉讓,但可續期。申請人必須年滿21歲、持有私家車駕駛執照最少一年、申請牌照前5年內無嚴重交通定罪紀錄,以及通過指定考核。政府計劃將商用車輛司機提交體格證明的年齡門檻,由70歲降至65歲,網約車司機亦須符合相關規定。擁有的士駕駛執照的人士毋須再作另行考核,便可向運輸署申請取得駕駛網約車的資格。
車輛方面,當局建議設總量控制,但具體數量未定。網約車車輛許可證有效期一年,不得轉讓,可續期最長5年。申請許可證的車輛車齡不能超過7年、須購買商用車的第3者保險、每年驗車,以及車輛必須以個人名義登記。至於平台,當局建議設入場門檻,衡量準則包括需有營運經驗、資本投入及財力證明。平台牌照有限期5年,不得轉讓;運輸署會就持牌平台服務作中期評核,決定是否延長牌照有效期,平台申請者必須為香港註冊公司,當局又要求監察司機服務質素,如設立處理投訴機制及司機服務評分系統。
政府考慮網約車每程需徵費,以提高的士的競爭力,政府沒有詳細解釋徵費額是多少,只稱有關徵費會用於向的士業提供資源、以提高的士業服務。至於政府參考的澳洲經驗,則是澳洲維多利亞州政府就每程點對點交通服務徵費1.2澳元(約6港元),以支持政府向的士業提供過渡援助和紓困津貼的財務費用。被問及網約車立法前有一段空窗期,政府發言人表示,執法部門會繼續打擊,也期盼盡快完成立法,又稱不想加諸不合理要求窒礙平台發展。政府高層則指,規管網約車服務涉複雜及廣泛的問題,涉及的利益層面亦多,但不應該再拖,會先聚焦處理不同意見的技術問題,建立法律框架。
智慧出行聯合商會主席周國強樂意見到網約車規管立法建議,「有王管好過無王管」,並建議網約車的數量及定價應由政府做主導。他留意到,市場有電商平台大打價格戰,對其他電商平台以至實體商店造成傷害,認為有關行為並非競爭而是「傾銷」,憂慮日後網約車平台或上演價格戰。至於網約車數量,周認為「太多會搞死行業」,指港人疫後生活模式大變,每逢假日大量港人北上,而平日非繁忙時間,約有七至八成的士等候載客。此外,的士車隊剛剛推出,期望政府給予業界時間,檢視成效,以免業界付出大量心血後「徒勞無功」。就政府擬向網約車徵費以幫助的士業,周國強對此有保留,「咁做即係承認(網約車)會影響我哋生意啦」,希望政府在網約車數量控制細節上「做好啲」。
網約車平台Uber歡迎網約車服務規管框架,樂見框架中以安全和服務標準為重心,例如設立強制保險、司機考核和定期車輛檢查的要求,但對擬議的網約車車輛數量設立上限仍感擔憂,認為硬性限制可能會增加乘客的等車時間、車費上升,並限制司機的賺取收入機會。
更多新聞,請瀏覽東方日報網頁:
http://orientaldaily.on.cc/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