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鯊》50周年紀念 史匹堡導演好友險被鯊魚吞噬?
今年是荷里活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經典驚慄電影《大白鯊》(Jaws) 上映50周年紀念,當年影片上映時轟動一時大破票房紀錄,更成為史匹堡畢生的代表作之一!
【《大白鯊》起源】
《大白鯊》是由美國作家Peter Benchley的同名小說改編,他亦是電影版的編劇之一。史匹堡曾說過自己首次讀該小說時因書中人類角色太不討好而發現自己支持鯊魚。而他亦曾於自傳中透露是演員好友羅拔杜華(Robert Duvall)鼓勵他拍攝《大》,為了以示答謝史匹堡邀請過對方飾演警長Brody一角但被婉拒,羅拔希望演「鯊魚獵人」Quint但史匹堡認為他太年輕不適合演該角色。由於成本有限,為了節省金錢史匹堡用差不多到期較便宜的伊士曼菲林拍攝。史匹堡雖然因成本有限而要「睇餸食飯」,但片中出現的機械鯊魚則一條都唔慳!他們共造了3條名為「布魯斯」(Bruce)的機械鯊魚,一條得左邊而另一條得右邊,第3條就有全條。而每條鯊魚的製作費高達25萬美元(約195萬港元),即佔製作費差不多一半。
【醉爆男星迫拍檔跳海?】
《大白鯊》有3位主要的角色,分別就是飾演Flint的羅拔蕭(Robert Shaw)、警長Brody的萊史奈達(Roy Scheider)和飾演海洋學家Matt Hooper的李察杜里費斯(Richard Dreyfuss)。其中當時最有名氣的羅拔蕭就最麻煩!
羅拔有酗酒問題經常因而大鬧片場,萊史奈達後來於訪問中說過羅拔清醒的時候是一個完美的君子,但飲了一杯酒後即成為好競爭性的仆X。據知羅拔每拍一個Take的時候就飲酒,李察為了令拍檔停止飲酒而曾經搶走他的玻璃杯並將酒倒入海。而羅拔於拍攝期間亦不停欺負李察,他曾多番提出以1,000美元(約7,800港元)要求對方爬上高70呎船的桅杆然後跳入海,李察每次拒絕都被他稱「懦夫」。有一日羅拔更「變本加厲」用消防喉向李察射水,令李察發火回應:「夠喇,我唔想同你再合作。死X開啦!」
羅拔蕭飲酒發癲之外,來自英國的他亦與美國稅局有問題拖欠稅款,他完成自己的戲分後即時逃返英國,因為如果他在美國停留的時間超過一定時間,他將面臨被追稅。
【經典配樂Da-Dum Da-Dum Da-Dum】
睇過《大白鯊》當然印象最深就是鯊魚出場時的「Da-Dum Da-Dum Da-Dum」音樂,配樂由美國電影音樂大師John Williams炮製,史匹堡曾說過如果沒有John的配樂,影片只會成功一半。最終John憑《大》的配樂於1976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獲最佳配樂獎,由於他是那一屆頒獎禮樂團的指揮家,當他得知獲獎後即停下手上工作即時上台領獎,領獎後亦即落台繼續帶領樂團繼續演奏。
【名導演險成鯊魚點心?!】
拍攝《大白鯊》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史匹堡帶幾名電影人好友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佐治魯卡斯(George Lucas)與John Milius一同參觀特技工場,當時擺放了一條25呎長的機械鯊魚,當時魯卡斯好奇之下伸個頭入鯊魚口內,此時頑皮的史匹堡與John即拎起遙控器控制鯊魚「咬」魯卡斯個頭,怎料卻發生故障機件失靈導致魯卡斯的頭困在鯊魚口中令他動彈不得。當史匹堡等人成功救回魯卡斯後,即時跑出房間因為他們知道弄壞了非常昂貴的機件。
【以小搏大票房大賣】
《大白鯊》於1975年6月20日公映,影片原本於1974年聖誕檔期上映,但因為影片拍攝進度問題而押後1年上映。當時傳統上暑假只會上映爛片,因為美國普遍人士都會趁暑假享受戶外活動而不會入戲院。但由於影片太好,去開海灘的人士都湧入戲院睇《大》。影片最初僅得490間戲院上映,上映不足79日,已成為北美影史上最高票房電影。亦成為北美首部影片打破1億美元(約7.8億港元)票房收入,自此之後「暑假賣座檔期」正式誕生。
【《大白鯊》之後。。。】
《大白鯊》令環球電影公司賺大錢之外亦令當年僅得20來歲的史匹堡名成利就從此踏上青雲路,3年後環球推出《大白鯊續集》(Jaws 2),並由警長Brody擔正為保市民而與巨鯊決一死戰。5年後,環球趁3-D電影熱潮開拍《立體大白鯊》(Jaws 3-D),故事講35呎巨鯊被困在海洋世界主題公園,並由警長Brody兒子拯救大眾。《大白鯊》愈拍愈爛,1987年推出的《大白鯊第四集大報復》(Jaws: The Revenge)縱使有英國巨星米高堅(Michael Caine)助陣但仍淪為爛片,令《大白鯊》的「金漆招牌」夾生打爛!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