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爆水管傳感器料2027年完成安裝 甯漢豪:難保證不再爆水管
本港近期發生多宗爆水管。水務署表示,由於鹹水具腐蝕性令喉管更快老化,鹹水管嚴重滲漏近年有上升趨勢;而涉及食水管爆裂的個案,大部份水管都不在「智管網」監測區域。「智管網」去年底起已擴大監測範圍,預計明年中完成更換約500個舊式傳感器,並在2027年完成需掘開路面加裝的250個傳感器。
水務署亦會優先更換及復修約44公里較高風險、位處繁忙路段,以及已使用至少50年的鑄鐵和石棉水泥水管,並分階段更換修復約230公里長、以瀝青作保護塗層的水管。
田北辰促保證爆水管將成歷史 甯漢豪:難以保證
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上,實政圓桌田北辰詢問,當局可否保證在安裝傳感器後,爆水管會在港成「歷史遺物」。發展局長甯漢豪回應指,即使安裝傳感器,政府官員亦難以「實牙實齒」保證不會再爆水管,水管滲漏或爆裂與路面的車流量或震盪有關,又指以「智管網」監測鹹水管有挑戰,署方已在三區研究以「分割供水模式」,控制鹹水管水壓,希望盡快擴展至其他區。
民建聯周浩鼎關注,如何減少爆水管對市民的影響。甯漢豪表示,如安裝不常用的供水網絡會浪費資源;當局會在北都新發展區地底水管,嘗試安裝水閘,爆水管時將水流接駁至不同屋苑,但在市區掘開路面加裝水閘就有困難。
甯漢豪又指,當局現時計劃更換共約300多公里的水管,每年花費6至8億元,只可完成約40公里的工程,換言之需要至少7至8年才能完成所有更換工程。
水務署:跨部門小組特事特辦換水管
選委界馬逢國關注,局方在含瀝青塗層水管安裝濾網的工程何時完成。水務署長黃恩諾表示,安裝相關1000個濾網工作會在3個月內完成,工程無可避免會影響交通,當局已成立由他統籌的跨部門專責小組,特事特辦更換高風險水管,希望市民理解。黃恩諾又指,研究以陶瓷聚合物取代現有的環氧樹脂塗層,相關材質有更高抗腐蝕能力,令水管更耐用。